回覆列表
-
1 # 孫洪鶴
-
2 # 鵬城小哥哥
年入5~20萬左右,看地段。品種要多,麵粉3-4個廠家,10個品種。大米一般也10個左右吧、油脂5-8個。一定要
經營
雜糧(利潤高、人氣望、耐保管。並經營
糧油製品和副食調料
,不然難養活。也可以經營
雞蛋、代交電話煤氣、水電費。
年入5~20萬左右,看地段。品種要多,麵粉3-4個廠家,10個品種。大米一般也10個左右吧、油脂5-8個。一定要
經營
雜糧(利潤高、人氣望、耐保管。並經營
糧油製品和副食調料
,不然難養活。也可以經營
雞蛋、代交電話煤氣、水電費。
1、傳統的思米維的米糧油店,個體單店型,利潤獲取手段相對單一,這個需要解決“如何增加額外的創收手段;”
2、聚集於菜市場的雜貨鋪型,雖然租金成本低,客流人群集中,但是產品要價空間低,無法實現價值包裝,價格溢價能力低;
3、商超KA等專櫃方式,租金高,待攤成本高,即使品牌包裝產品,也無法與大品牌流通產品相對比。
那麼,我們如何來經營傳統的米糧油類的農業產品呢?1、控制經營成本,儘量堅持首選傳統的菜市場型,但要進行網際網路品牌的轉型,具體下面會分享;
2、如果是街道型店面,就更要進行商業模式的整合,比如增加贏利模式手段,之前曾成功做過“七號地”案例:即前店主要以米糧油農業產品為引流,後店即後端推薦核心利潤產品“保健品如牛初乳、蜂膠類的產品”;
3、在人群上,要實現“線上無數區域社群,線下一個店”的模式經營思路
4、同時,經營在場景化、社交化,熟悉運用網際網路工具。
實際案例分享:1、菜市場型個體店:曾做過這類的專案,以菜市場的個體單店為例,事實上這類單店的經營一般都可以保本微賺,反而好做,一般的經營者會雜營一些其它的農特色產品,或是用饅頭、麵條等做引流。
那麼,我們只將簡單的網際網路模式對接到這樣的小店,結果一下子利潤就翻了幾倍:
2、社群裡每天都有定時的優惠特價,大家都是小區的人,而且小夥子很會社交為人,所以,大家都很認可;
3、上門服務就是“減少距離,提高信任度的手段”,一般而言,只要上門送貨一次的,都是在內心相信了;商業邏輯是:先社交後成交;
4、對接農村土特產比如農村的笨雞蛋、過年豬、農村特色的蔬菜等等,為什麼會相信他呢?因為在社群裡每天的小影片、直播場景等手段,相當於建立了自己的“廣告影片展銷平臺”,而且大家已有了信任基礎。
5、我們又教了一套社群裂變、預售、團售、眾籌和綁搭等策略,小夥子在自己家店沒有任何改變的情況下,成功創業,現在所涉及的銷售已是大農產品不僅包括米糧油,還有特色產品,土特產,季節性產品,等等。
實際案例分享:2、以米糧油類產品做商業模式引流的我們在幾年前成功做了個全國上千家的店的模式,就是用米糧油、特色產品做引流,透過大眾的生活用品糧米油、東北特色產品,帶動一個店,在通過後端的保健品營銷賺錢,基本上前店可以保本,後端是純利潤。
這個案例因為涉及到的商業模式環節較多,不在這裡累述了。
最後總結這類產品專案的特點和經營方向1、控制成本,儘量不要選擇商場KA和街道型店,首先菜市小區型;
2、增加額外贏收能力,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利用網際網路模式進行社群裂變。
3、最大的利潤原點可能未必在原有的米糧油本身,經營好社群和人群,這些人群的需求是你這個店的利潤最大的挖掘點。
4、努力把這個單體的店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做成“終端社交化平臺”,在線上植入其它產品,深度思考如何將大農業特色農村產品對接給這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