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873166950085
-
2 # 使用者6660574344604
先回答。可以用,但是不能直接用。需要發酵之後再用。不光是中藥渣,所有制作有機肥料的腐殖質都需要先發酵成熟後再使用。一是有機質被分解營養更容易吸收,二是發酵是細菌分解腐殖質的過程,會發熱,一般發酵正常的溫度是60度左右,會燒根。其實以中藥渣為原料做有機肥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對土地利用率較高的地區。首先中藥渣發酵後還是會殘留部分草本纖維,這部分難啃的骨頭反而會成為大棚等由於土地利用率高導致的土壤板結的最好解決辦法,並且效果很顯著。其次中藥渣分解後的有機質含量高達70到80個點,甚至高出傳統農家肥中肥效最強的雞肥(雞的排洩物分解發酵後有機質含量大約為60個點左右),除了肥效更好同時也解決了有機肥肥效較慢,經濟效益不佳的問題再次中藥渣本身所含有的成分會抑制部分土地有害菌的繁殖,這在大棚種植中是很重要的一個作用。一般土地主要防蟲害,而大棚由於封閉環境蟲害是沒有了,有害菌導致的病害卻成了大患,一般情況下,大棚種植是一週打一次藥。佔用了人力物力不說還使得種出來的經濟作物農藥殘留增加。最後是原料充足。中藥渣顯然只有中國有,每年中成藥生產企業產生的中藥渣除了填埋沒有其它任何辦法,造成汙染的同時處理費用也是企業的很大一筆支出。有人幫助他們處理這些尾大不掉的垃圾,他們正求之不得。事實上早有人想到用中藥渣做有機肥,甚至很早就已經申請了專利,但是之前卻並沒有一家企業去做這個,原因是沒有成熟技術,難點太大難以解決,首先就是發酵的問題。由於中藥渣的原料多是一些粗纖維的草本植物,所以發酵起來很難,是很難。在不使用發酵菌的情況下恐怕要等3個月左右。即使加了發酵菌催熟,還要發酵前揉絲,發酵後粉碎,才能保證產品成型。其次是成本和市場定價的問題,這也是所有真正做有機肥的廠家的問題,有機肥的製作工藝複雜且投入資金大 生產週期長。定價自然要高於普通化肥 (即使複合肥的工藝也就是攪拌混合)。以肥田菌寶的一號菌為例,同樣一畝地,用一號菌 的成本是用複合肥的20倍。最後是市場接受度的問題,除了上面所說的高昂成本,由於農民思維傳統不願改變再加之現在很多炒作噱頭掛羊頭賣狗肉的有機肥廠家一定程度上敗壞了有機肥的市場。進行這種新型有機肥的市場推廣難度還是很大的。解決的辦法就是做針對性的市場。一號菌的營銷策略就是針對做大棚種植的市場。一是產品特性符合 ,剛好解決大棚種植的難題,減少了大棚種植的風險和其它成本,彌補了使用一號菌多出來的成本。二是大棚種植經濟效益高,種植戶相對思想接受能力強,對新生事物感興趣願意嘗試且能夠正確認識。利益相關,上面所說的肥料廠家是我父親開的,父親做了一輩子生意,如今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卻雄心勃勃的轉行做有機肥料。鑑於近年來肥料行業的糟糕情況我本來心裡並不支援,不過自從回家開始幫父親在過程中慢慢了解了很多後,也意識到這確實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父親之前從技術到生產廠家考察諮詢了兩年時間,現在廠子也剛建起來不到半年,市場剛在本地開啟。雖然有政府資金扶持,但是長久之計還是真正開啟市場。農業很難做,是藍海是死海還是盡人事了
回覆列表
1.藥渣可以留下來,然後曬在陽臺上,在春夏秋季的時候,中醫就一直放在陽臺上,會防止蚊蟲進入,因為中藥會散發出特殊的刺鼻性氣味,蚊蟲無法靠近,這樣做的目的,能起到防蚊蟲的效果。
2.當然,熬藥過後的藥渣完全可以用來當花的肥料,可以在自己的花盆裡放一些,記得,不能放太多量,否則花兒也會受了。如果還有剩餘,則把那些藥渣包起來,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放進櫃子下或者是床下,也能起到防蟲的作用。
3.熬藥留下的中藥渣,如果有失眠或者是對中藥有依賴的情況下,還可以用紗布包起來,然後壓到自己的枕頭底下,這樣,能讓你睡一個安穩覺。記得,放的時候,一定要把藥渣弄平了,否則恪頭。
4.吃剩下的藥渣,當然,還可以留下來,每天晚上泡腳的時候,把這些藥渣放進熱水裡,再泡腳,能起到很好的護理作用,不僅能活經脈,而且有加香,除臭,治療腳部疾病的作用,尤其是腳臭和腳氣。
5.中藥渣,要看是什麼樣的中藥,有些中藥渣是小動物們的最愛。所以,如果你家養寵物的話,也可以徵求獸醫的建議後,把中藥渣給這些小動物們吃的。記得,必須徵求醫生的建議,不要自作主張。
6.賣給飲料加工廠。實際上,中藥渣不是沒有用了,而是如果再新增其他物質的話,還是有用的。所以把中藥渣賣給飲料加工廠,他們是有用的,可以加工成魚飲料或者是禽料的飲料等。也可以做到廢物利用。
7.中藥渣曬乾後,也可以當柴火燒了。這個在農村是經常使用的。當然,這個在城市的效區也還有人在用。我家這位的老家就在用。晚上他們燒水的時候,把中藥渣當柴使用,而且奇怪的燒過後的味聞起來香極了。
8.家裡有人迷信,說,熬藥後的中藥渣要倒在人來人往的路上,這樣,大家踩來踩去,也就把你的晦氣踩走了。所以,如果你相信這一種說法的話,在傍晚的時候,可以把藥渣倒在行人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