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來自達納蘇斯
-
2 # 使用者7466854962872
相聲距今有一百五十多年曆史,清末民初在京津地區流行,相聲融合了戲曲,雜耍等藝術形式。本門功夫有說學逗唱,形式有單口,對口,群口相聲,演員講究帥賣呆壞。
相聲距今有一百五十多年曆史,清末民初在京津地區流行,相聲融合了戲曲,雜耍等藝術形式。本門功夫有說學逗唱,形式有單口,對口,群口相聲,演員講究帥賣呆壞。
作為一個獨立曲種的形成,大約是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間,即公元1821-1874年。
使相聲表演藝術得以最終確立的因素,據說是與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北京“八角鼓拆唱”名角張三祿離群單幹有關。
相傳張三祿為人機智詼諧,但性情刁鑽善於自我表現,常在“拆唱”八角鼓時擅自“抓哏”使噱,使同臺演員無法對應而丟臉傷面子。長此以往,導致同行不願與他同臺並有意排擠他。在此情況下,他憤而撂地,一個人以說演笑話的方式為生,並在其笑話中加入了“拆唱八角鼓”中“逗哏”的技巧。
他不願自己的表演稱之為“八角鼓”,而是借用了一個一個人行藝的表演名稱。稱之為“相聲”,從此開創了單口相聲的表演先河。又因為“全堂八角鼓”(八角鼓的另一種表演形式)講究“說、學、逗、唱、吹、打、拉、彈”行當十分齊全,且後來相聲的表演中也對戲曲與民間小調的學唱有所發展,故在相聲藝人的後來藝術實踐中,也運用了“說、學、逗、唱”來概括自身藝術的構成技巧。
張三祿之後,相聲的表演漸漸形成氣候,形成了三個支脈,即朱紹文派、阿彥濤派、沈春和派。
其中的朱紹文,藝名“窮不怕”,漢軍旗人,世居北京地安門外氈子房,幼習二黃小花臉,後改習架子前臉(彩扮蓮花落的丑角)。據說咸豐皇帝駕崩之後,勒令百日內不準動樂演戲,朱紹文為生計所迫,同治元年(1862年)改行到天橋一帶撂地演出,他有四名藝徒:貧有本、富有根、徐有祿、範有緣。
在此之前,相聲的演出全是單口表演,朱紹文則常常與徒弟搭檔表演,開創了對口相聲表演的先河。之後,多人表演的“群口”形式也出現了,至清末明初,相聲不僅僅在京津地區廣為流傳,而且遠傳到了東北、山東、江蘇等地,成為了影響面較大又風格獨特的曲藝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