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習慣於混跡數碼圈,同時身邊不少好友也是從事數碼行業的,所以總覺得好像所有人都在關注數碼一樣。直到有一天我上課時坐我旁邊一哥們兒問我哪款手機打字會舒服一些,我說你要願意就買黑莓priv好了,他反問我黑莓不是老人機麼。。。
那時我才反應過來:哦,其實大多數人並不關心什麼數碼或者科技的。
為什麼諾基亞、黑莓在目前依舊能夠獲得非常大的關注度,以至於忽視了它們新機的效能而更多的是情懷導致的話題性?
其實就是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一直存在的一種文化反覆的交替性。無論是文學、電影還是服裝、飲食等等,總會在一段時間內興起,衰落,然後又再次興起。
比如說電影,過去由於技術原因,我們大多數都只能觀看的影視作品,但是依舊誕生出了像《十二怒漢》、《肖生克的救贖》、《泰坦尼克號》之類的作品;到了21世紀,電影特效越發成熟,特別是《阿凡達》上映之後的這近十年間,3D特效大片佔據了影院的江山,什麼漫威宇宙系列等等,沒有特別繁瑣的劇情,就只是視覺享受;然而這股熱潮在最近又重新迴歸到過去對於劇情的刻畫和講述,比如《敦刻爾克》、《深夜食堂》、《哭聲》等佳作。
對於手機產品也同樣,當我們已經被“全面屏”、“雙攝”、“全金屬機身”等效能纏繞的今天,審美疲勞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所以越發產生了對過去機器的懷念和嚮往。雖然我們明白這種手機使用起來並沒有iPhone這樣的機器好用,也並不會去使用這樣的機器,但是在心中這種感覺還是會不斷的被衝擊,被提起。
其實我們都需要新的元素去重新定義下一個十年。
作為設計專業的學生,我們常常會被要求瀏覽各大品牌的產品,去尋找一個大概的審美趨勢。
最近一兩年我們開始發現,無論從工業機械,比如車床、各種運輸車輛;到生活用品、傢俱、房屋裝修等,都在從過去的銳麗慢慢過渡到現在的性冷淡風。就像是回到了改革開放之前一般的“審美”。
但是這是趨勢。
手機數碼產品也是一樣的,當iPhone帶動著持續了三四年的全金屬熱之後,人們已經審美疲勞了。多色彩、多材質、稜角造型又重新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哪怕是重新使用塑膠材質的機器,都足夠讓大家“高潮”一波。
同時更輕便的功能和UI設計(比如蘋果、三星不斷重新改進自己的操作介面),人工智慧的加入(華為的AI演算法晶片、小米的傳送門功能),在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手機上,做到最簡單的操作,就像當年使用功能機一樣輕便簡單,才是未來各大廠商需要去努力的方向。簡單到連嬰兒都能夠去操作。
所以懷舊會成為下一個風口麼?當然不是。人們對更加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永不停歇的。數碼產品也絕不可能像服裝那樣,穿回過去的唐裝、中山裝來。
我想更多的,是關於過去那樣“輕”的體驗。讓我們能夠從繁重的資訊操作中解放出來。
可能習慣於混跡數碼圈,同時身邊不少好友也是從事數碼行業的,所以總覺得好像所有人都在關注數碼一樣。直到有一天我上課時坐我旁邊一哥們兒問我哪款手機打字會舒服一些,我說你要願意就買黑莓priv好了,他反問我黑莓不是老人機麼。。。
那時我才反應過來:哦,其實大多數人並不關心什麼數碼或者科技的。
手機大爆炸後的首輪低潮為什麼諾基亞、黑莓在目前依舊能夠獲得非常大的關注度,以至於忽視了它們新機的效能而更多的是情懷導致的話題性?
其實就是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一直存在的一種文化反覆的交替性。無論是文學、電影還是服裝、飲食等等,總會在一段時間內興起,衰落,然後又再次興起。
比如說電影,過去由於技術原因,我們大多數都只能觀看的影視作品,但是依舊誕生出了像《十二怒漢》、《肖生克的救贖》、《泰坦尼克號》之類的作品;到了21世紀,電影特效越發成熟,特別是《阿凡達》上映之後的這近十年間,3D特效大片佔據了影院的江山,什麼漫威宇宙系列等等,沒有特別繁瑣的劇情,就只是視覺享受;然而這股熱潮在最近又重新迴歸到過去對於劇情的刻畫和講述,比如《敦刻爾克》、《深夜食堂》、《哭聲》等佳作。
對於手機產品也同樣,當我們已經被“全面屏”、“雙攝”、“全金屬機身”等效能纏繞的今天,審美疲勞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所以越發產生了對過去機器的懷念和嚮往。雖然我們明白這種手機使用起來並沒有iPhone這樣的機器好用,也並不會去使用這樣的機器,但是在心中這種感覺還是會不斷的被衝擊,被提起。
其實我們都需要新的元素去重新定義下一個十年。
現象的背後,是產品形態的新思路作為設計專業的學生,我們常常會被要求瀏覽各大品牌的產品,去尋找一個大概的審美趨勢。
最近一兩年我們開始發現,無論從工業機械,比如車床、各種運輸車輛;到生活用品、傢俱、房屋裝修等,都在從過去的銳麗慢慢過渡到現在的性冷淡風。就像是回到了改革開放之前一般的“審美”。
但是這是趨勢。
手機數碼產品也是一樣的,當iPhone帶動著持續了三四年的全金屬熱之後,人們已經審美疲勞了。多色彩、多材質、稜角造型又重新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哪怕是重新使用塑膠材質的機器,都足夠讓大家“高潮”一波。
同時更輕便的功能和UI設計(比如蘋果、三星不斷重新改進自己的操作介面),人工智慧的加入(華為的AI演算法晶片、小米的傳送門功能),在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手機上,做到最簡單的操作,就像當年使用功能機一樣輕便簡單,才是未來各大廠商需要去努力的方向。簡單到連嬰兒都能夠去操作。
所以懷舊會成為下一個風口麼?當然不是。人們對更加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永不停歇的。數碼產品也絕不可能像服裝那樣,穿回過去的唐裝、中山裝來。
我想更多的,是關於過去那樣“輕”的體驗。讓我們能夠從繁重的資訊操作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