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理由:一是康熙擔心吳三桂在雲南這樣發展下去,樹大根深會越來越難搞,二是康熙搞死過鰲拜,對自己在政鬥這方面信心十足。
先說第一個,平西王的王爵是世襲的,康熙就算熬死了吳三桂也沒用。
吳三桂還有一票子孫。而且吳家在明朝就早搞慣了子承父業這一套,吳三桂的家底就是他爹吳襄給留下的,之後肯定會留給他兒子。從山海關總兵到雲南稱王,以吳家之後會越來越樹大根深,越來越難剪除。
按吳三桂和清廷的條件,吳三桂把平西王世子吳應熊留在北京為人質,但他還有個兒子叫吳應麟。“三藩之亂”時,就是這個吳應麒帶著馬寶等將領,一路征戰貴州、廣西、湖南、四川,在軍中有影響力。
吳應熊的長子吳世琳,在北京和吳應熊一起被殺,可吳應熊還有個庶子留下,叫吳世璠,吳三桂稱帝死後,繼承者就是他。吳應麟帶著兵馬保這個侄子。
所以,不去推吳家,吳家自己肯定是不會倒的。還有一整套成熟發展方案。
另方面的原因,肯定是來自康熙自己的決心了,拿下三藩才是真正取得了南方的統治。
康熙是個雄心勃勃的人,也有這個經驗,認為自己有能耐做成這件事,如果把這個鍋留下去,留給自己兒孫,卻未必有這個經歷和本事。這也算是一種對皇權維繫的擔當吧。
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渡過康熙雍正兩朝,乾隆估計是辦不了這事的。
兩個理由:一是康熙擔心吳三桂在雲南這樣發展下去,樹大根深會越來越難搞,二是康熙搞死過鰲拜,對自己在政鬥這方面信心十足。
先說第一個,平西王的王爵是世襲的,康熙就算熬死了吳三桂也沒用。
吳三桂還有一票子孫。而且吳家在明朝就早搞慣了子承父業這一套,吳三桂的家底就是他爹吳襄給留下的,之後肯定會留給他兒子。從山海關總兵到雲南稱王,以吳家之後會越來越樹大根深,越來越難剪除。
按吳三桂和清廷的條件,吳三桂把平西王世子吳應熊留在北京為人質,但他還有個兒子叫吳應麟。“三藩之亂”時,就是這個吳應麒帶著馬寶等將領,一路征戰貴州、廣西、湖南、四川,在軍中有影響力。
吳應熊的長子吳世琳,在北京和吳應熊一起被殺,可吳應熊還有個庶子留下,叫吳世璠,吳三桂稱帝死後,繼承者就是他。吳應麟帶著兵馬保這個侄子。
所以,不去推吳家,吳家自己肯定是不會倒的。還有一整套成熟發展方案。
另方面的原因,肯定是來自康熙自己的決心了,拿下三藩才是真正取得了南方的統治。
康熙是個雄心勃勃的人,也有這個經驗,認為自己有能耐做成這件事,如果把這個鍋留下去,留給自己兒孫,卻未必有這個經歷和本事。這也算是一種對皇權維繫的擔當吧。
事實上也是如此,如果渡過康熙雍正兩朝,乾隆估計是辦不了這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