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賤賤影視
-
2 # 老王侃大劇
《我腦海中的橡皮擦》,女主孫藝珍患上了阿茲海默式症,她的記憶每天都在衰減,漸漸不認識身邊的男友、父母…她悲傷的說:“我腦海中長了一塊橡皮擦”…
曾經,愛的多深,現在就會有多痛!我憧憬的生活裡有你,而你,卻要隨風而去。
我愛你,和從前一樣。你忘掉的,我都幫你記著。
-
3 # 老徐侃娛樂
說一部相對冷門的老電影吧,1982年的《茶館》。
印象最深的是電影的結尾部分,三個幾乎跨越百年的老人,為自己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儀式,活出殯。
常四爺的一些朋友不是餓死,就是被別人殺了,孤苦無依的常四爺撿來別人出殯撒的紙錢準備留給自己用。
常四爺:我愛咱們的國啊,可是誰愛我呢?
秦二爺:四爺,讓咱們祭奠祭奠自己,您把紙錢撒起來,算咱們三個老頭子的吧。
王掌櫃:對!四爺,按照舊老年間出殯的規矩,喊喊!
他們排成一隊,喊著,唱著,撒著紙錢,好像真有出殯的隊伍一樣。
這場最後的相聚裡,說到過往,他們哭了,又笑了,三位老人笑著唱著,為自己完成了一場特殊的葬禮。
秦二爺告別時在門口短暫的停留了一下,三人心裡都明白,這也許就是最後的相聚了。隨後,常四爺也離開了,他們告別了老朋友,同時也向這個時代發出了告別。
王掌櫃最後環顧了一下他深愛又陪伴他多年的茶館,為自己最後撒了一把紙錢,最後祭奠了一下,準備上吊了結自己的一生。
他們對這個時代絕望,又無可奈何。
看完《茶館》感覺很震撼,結尾這部分個人認為很有衝擊力。
茶館是那個動盪時代的縮影,各色人物來來回回,演繹了接近百年的世事滄桑。
這部電影改編自老舍的同名話劇,製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很遺憾這部電影的導演謝添先生和一些老戲骨都已經不在了。
現在已經有CCTV6修復版,優酷上可以看。視訊是從優酷上擷取的。
-
4 # 電影陳小二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天氣逐漸變涼,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綠皮書是一本美國種族隔離時期的一本黑人出行指南,全稱是《黑人司機綠皮書》。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前的美國,種族隔離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不同的公共設施、不同的飯店以及酒店把黑人和白人給隔離開來。
劇中,黑人雪利博士是優雅有教養的鋼琴家,在北方,地位崇高受人尊敬,經常出入名流社會。而在封閉的南方,只因為是黑種人,就被拒絕進入白人餐廳用餐,甚至被白人流氓欺侮,強迫刷盤子。在當時的社會中,膚色決定社會階級。雪利博士與社會定義的黑人不同,因為不夠像他們,不被本民族接受,又融入不了白人社會,這讓他倍感孤獨。
上面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
5 # 樑良公子影評
如果聖誕節你不快樂,那就去看《真愛至上》吧!
一部關於愛情的輕喜劇,上映於2003年的聖誕節前夕,之後成了許多人每年聖誕必刷的一部電影。
影片由10個故事構成,但只有一個主旨:愛。愛的方式有千萬種,表達的方式也是不盡相同。我最喜歡這個影片就是它以一種十分溫馨的氛圍表現一個如此美好的主題:愛無處不在,love is actually all around.
這部影片可謂是眾星雲集,是一部賀歲片,在裡面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臉龐,各個都是演技線上。
情節簡單,導演特別擅長捕捉細節,才會讓這部電影如此感人。它上映於美國911事件之後的一年,導演希望大家能夠忘記那些傷痛,重新相信愛與人性,相信一切美好都會如約而至。
這大概就是這部影片能夠久久屹立在人們心中的原因吧。大家選擇每年聖誕看就是因為聖誕也代表一年快要結束。
大家多多少少都積累了一些傷痛,當大家看完這部電影時,就會再次相信真愛會重現於明年的人間,進而對新的一年有了新的期望,這就是力量。
這裡面關於愛的描寫有很多重,不僅是愛情,還有友情和親情。雖然場景很多,但是轉換並不生硬,這就是導演的魔力,那跟著我一起走入這部溫暖的影片吧,大家一定會找到觸碰自己心底的一部分感情,然後帶著這些溫暖前行。
(一) 跨越階層的愛
英國首相大衛愛上住在貧民窟的祕書娜塔莉,有點胖胖的女生,但是非常純真善良。
兩人在第一次見面就對彼此一見鍾情,但是由於一次誤會,大衛以為娜塔莉不喜歡自己,於是將她調離身邊,直到聖誕前夕,他才明白娜塔莉的心意。
於是開啟了聖誕追愛的浪漫舉動,最後轟動全國,兩個人跨越了階層走在一起。
這一段沒有太多起伏的情節,在愛情面前,無關身份,我需要你,就是一切的答案。
(二) 愛情偶爾也會開小差
家庭主婦凱倫家庭幸福,老公哈利是設計公司的老闆。然而就在聖誕前夕,老公受到公司新祕書米婭的誘惑。
在聖誕夜的時候凱倫發現哈利口袋中有一個金項鍊,以為是送給自己的,後來才發現不是,才意識到這是送給別的女性。
這裡有一段凱倫在房間無聲哭泣的場景十分感人,她堅持等孩子表演完再和哈利攤牌,哈利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十分內疚並回心轉意。
他們在機場的畫面也十分感人,哈利歸來,凱倫和孩子在接機,他們一個擁抱就化解了一切隔閡。
有時候愛情或許會開小差,但即使醒悟過來也就為時不晚。
(三) 人生難免有些遺憾
哈利公司的員工莎拉暗戀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卡爾已久,但遲遲不敢表白。後來在公司的聖誕節舞會上,這段暗戀有了新的進展。
卡爾送莎拉回家,她帶他回家,兩人都袒露愛慕彼此,那時莎拉開心的躲在牆後手舞足蹈。
然而有時候人生就是不太圓滿,莎拉在患病的弟弟和深愛的情人面前,她毅然選擇了親情,本可以繼續發展的愛情戛然而止。成年人的世界總是有太多遺憾,這大概就是人生吧。
(四)關於親情
中年喪偶的丹尼爾,在妻子去世後,他對於逝去的妻子久久無法釋懷,帶著自己對妻子的懷念和繼子一起生活。
關於丹尼爾的感情戲份不多,主要還是他對於繼子山姆的愛,他一直支援繼子去追求自己的真愛,這份親情也是十分讓人感動。
影片的最後丹尼爾也遇到了自己的真愛,聖誕夜在繼子的學校遇到一個單親母親,兩人擦出愛的火花。
(五) 情竇初開
小正太山姆愛上了自己學校的校花喬安娜,他雖然年齡小,但還是被愛情折磨的心神不寧。
但他十分幸運,有一個偉大的繼父,繼父丹尼爾並沒有扼殺這份美好的情愫,而是鼓勵他可以發展這段人生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給了山姆很大的勇氣。
於是山姆自學當喬安娜的鼓手,聖誕晚會時,他在舞臺上看喬安娜的眼神充滿光芒。
最觸動我的還是山姆不顧一切衝進機場要和喬安娜告別的場景,就像山姆說:Let’s go get the shit kicked out of us by love.(讓我們為愛撞個頭破血流。)
當愛情來臨的時候,我們不妨勇敢一點,說不定他/她也喜歡你呢。
(六) 愛情有時候就是沒道理
英國作家傑米在遭遇妻子出軌後,隻身一人來到法國鄉下療傷、寫作。邂逅葡萄牙管家愛麗婭,兩人雖語言不通,卻在朝夕相處中暗生情愫。其實愛情並不被語言侷限,有時候一個眼神就代表一切。
兩人分別後,各自去學了對方的語言。聖誕夜,傑米跑到葡萄牙,用不太熟練的葡萄牙語向愛麗婭求婚,而愛麗婭也用磕磕絆絆的英語迴應,兩人最終走在一起了。
在困難面前,愛情勝利了。
(七) 友情有時高於愛情
過氣搖滾歌星比利,憤世嫉俗、老不正經,他的經紀人喬常常因為比利的出格行為而頭疼不已,但喬始終陪伴著比利,默默承受著比利怪癖的性格。
後來比利在喬的幫助下通過該白你一首聖誕單曲而再次走紅。在聖誕夜的時候,比利才意識到一直默默陪著自己的喬才是自己最親密的人,他來到喬的住所,扭扭捏捏說喬才是他一生最愛。
兩個人笨拙的抱在一起,愛大概就是,什麼時候你回頭,我都在。
(八)關於愛情中的錯過
內向的馬克暗戀自己好朋友的妻子朱麗葉,但是他從不表露出來,一直對朱麗葉避之不及。以至於朱麗葉認為馬克很討厭他,直到有天朱麗葉去馬克的住處拿結婚影像,才發現馬克的鏡頭全是朱麗葉的特寫,一切真相大白,馬克對朱麗葉的愛意無處可藏。
因為兩人特殊的關係,所以馬克才一直不得不與朱麗葉保持距離。有時候愛情這個東西也分時間的,不能太早也別太晚,所以才會有遺憾。
就在聖誕夜的這一天,他偽裝成唱詩班對朱麗葉表白,放著音樂,拿著準備好的一疊紙板,上面寫著之前一直想說但又不敢說的話,一張張紙抽開,既浪漫又感傷。
後來他帶著這些話走開,朱麗葉追上去給了他一個吻,然後再跑回家,這一幕看的我熱淚。
馬克則是喃喃說了句:enough(足夠了)。
有時候愛不一定要絕對佔有,守護也是一種愛,雖然可悲,但也是一種宿命,每個人心中肯定也有愛而不得的人。
(九) 屌絲男也有春天
在英國感情屢屢受挫的廚師柯林,不顧好友的反對決定去美國尋找豔遇,他堅信自己在美國一定是魅力十足。
因為他認為英國女孩太端著,美國女孩則是熱情的。於是毅然決然飛去美國,還別說,一去就遇到了四位辣妹,最後還收穫了一枚美國辣妹女友,還將四位辣妹帶回英國介紹給自己的好友。
所以只要不對自己失去信心,勇敢去追求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愛情,一切皆有可能。
(十)愛是真誠
傑克和朱蒂是同一個劇組的裸替,兩人在假戲中逐漸產生真情。
於是在聖誕夜的時候,傑克向朱蒂表白成為戀人
愛情從不嘲笑肉體,只要足夠真誠,兩人終會走到一起,真正應該唾棄的是愛情中的虛偽和無情。
這十個故事人物都相互關聯,所以這十個故事結構十分緊湊,並不會雜亂無章。
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都是機場大廳人們擁抱的鏡頭,影片的主題就是愛將所有人聯絡在一起,愛無處不在。
在導演看來愛無處不在,而且無處不包,不止一種,所以給出了十種愛的形式,大大定義了愛的邊際。
希望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相信愛的力量,因為愛是幸福的。
如果有喜歡的人,大家也可以選擇在聖誕節勇敢向喜歡的人表白哦。
那麼,聖誕快樂,真愛至上。
-
6 # 無瀝瀝
謝謝邀請。我覺得是戰馬這部電影吧,少有的關於一戰的電影。雖然是戰爭題材,但是電影卻沒有大量描寫直接戰爭的局面,反而從其他方面反映的戰爭的殘酷。那匹棕色駿馬名叫喬伊,(另一個黑馬則是與他一起上戰場的同伴,不過後期因為某些原因死亡了)和艾爾伯特(男主)生活在一起,突如其來的戰爭打破了他們原有的平靜的生活。國家徵求馬匹,儘管艾爾伯特做了一系列努力依舊沒能擺脫讓喬伊上戰場的命運(他們具體幹了什麼就留給你們了)。
上戰場的喬伊由於各種原因,幾經輾轉,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講述了戰爭時期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不同人生的人們卻有了相同的遭遇和感受,戰爭給他們所有人帶來了災難。戰爭中沒有勝利者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喬伊被鐵絲網纏住的那段吧,那時戰壕兩方的德英士兵停止交火,去拯救一匹馬。
戰爭很殘酷,但是人心還是暖的
-
7 # 扁月逐心
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是《當幸福來敲門》中威爾.史密斯和他兒子在車站廁所過夜的那一晚,面對著生活的種種壓迫,和突如其來的各種災難,作為一個男人他沒有在兒子面前表現出絲毫的軟弱,即使有眼淚也只能在兒子睡著以後默默的流出來,看到那個畫面,我突然覺得自己經歷的這些困難其實並不算什麼。最起碼我還有一個可以安身的家,但是相信看過的人都曾經為那一幕動容過。
-
8 # 元喜說電影
說部很喜歡的電影《綠皮書》中的情節吧。
綠皮書是一本美國種族隔離時期的一本黑人出行指南,全稱是《黑人司機綠皮書》。上世紀六十年代之前的美國,種族隔離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不同的公共設施、不同的飯店以及酒店把黑人和白人給隔離開來。
劇中,黑人雪利博士是優雅有教養的鋼琴家,在北方,地位崇高受人尊敬,經常出入名流社會。而在封閉的南方,只因為是黑種人,就被拒絕進入白人餐廳用餐,甚至被白人流氓欺侮,強迫刷盤子。在當時的社會中,膚色決定社會階級。雪利博士與社會定義的黑人不同,因為不夠像他們,不被本民族接受,又融入不了白人社會,這讓他倍感孤獨。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白人司機託尼的車子,在南部的鄉間小路上拋錨時的情景。
烈日當頭,田間路邊辛苦勞作的黑農與衣著光鮮、白人伺候的雪利博士對視的那一幕,無聲卻發出巨響。同樣膚色的人相互凝視,可是不同的成長背景,接受的不同文化導致社會階層、人生觀、價值觀也截然不同。這五秒短暫地凝視,蒼涼的敘述了兩類悲歡不同的人生。同樣生活在種族歧視的陰影之下,但Dr.Shirley好歹還有選擇回到相對民主的北方的權利,而後一類人呢?如果沒有出色的鋼琴天賦與家裡支援,那麼他可能也會像這些黑農一樣,世囿於此。
回覆列表
理論上任何一部好電影的任何情節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我們看的不只是演員的表演,看的電影中心思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是愛國的還是不愛國的?是浪漫的還是不浪漫的等等,這是我們要分析和鬥爭經驗的東西,所以說不管怎麼地吧,給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