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搞笑宅人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東遷洛陽,周室日漸衰微,諸侯確愈發強大。列國伐戰頻頻,中原禮樂文化於伐交之間璀璨綻放,歷史的車輪都碾不碎的輝煌時代開始了——春秋

    春秋初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春秋初期,地處中原四戰之地的鄭國在一代雄主鄭莊公的治理下,驟然間成為各諸侯國中的霸主,然而就是這麼一位雄才偉略的君王,卻飽受歷史非議甚至於史記材料蓋棺定論的陰險狡詐之人。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古往今來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眾說紛紜呢,這還得從史料中尋找答案...

    左傳

    據左傳記載:鄭莊公的母親姜氏不喜歡莊公卻喜歡他的弟弟公叔段,姜氏一直以來都在為公叔段謀取利益,而莊公一貫表現出來都是聽之任之態度,以至於後來出現國有二君,兄弟不相容的局面。最終鄭莊公是在公叔段坐實謀逆之名的時候剿滅了他。母親姜氏被安置到城穎這個地方,併發誓“不到黃泉,不相見”。

    鄭莊公

    歷代史家及學者都在抨擊莊公的陰謀詭計,養奸縱慾,是蓄謀已久除掉弟弟公叔段及母系勢力的行為;《穀梁傳》說鄭伯處心積慮,成於殺也;《春秋左氏傳說》謂其古之大惡也;《左傳事緯》更是直言鄭莊公是“千古罪人”,總之怎麼難聽怎麼整...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所有的評價結語皆來至後世點評,無一例外。記載最早的出處是孔子的《春秋》,而孔子與這段歷史也相隔150年之久,雖同處春秋時代,可其中的文化差異是非常大的。眾所周知孔夫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儒家思想對於忠、孝、仁、義是非常重視的,不對等的文化觀念怎麼能公平衡量呢,若如此等視,怕是壓不住鄭莊王的棺材板。

    再者!孔子撰寫《春秋》的歷史材料均來著魯國宮廷史料,那個時候鄭國可沒少欺負魯國,帶有主觀偏頗也未可知啊。

    如此看來!後人評判難免帶有主觀色彩,那麼同一時期的先民又是怎樣看待的呢?

    《左傳》: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公叔段經營“京”這個地方二十多年,鄭莊公才派了二百乘的部隊京城的百姓就反叛了公叔段,二百乘也就1500人還是攻打堅固的城池。由此看鄭莊公是得民心的,民眾是認可這位君主的;左傳中大臣祭仲和公子呂的態度是顯而易見,朝野公室都支援他,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大奸大惡?

    至於說鄭莊公是處心積慮養奸縱慾就更難成立了。鄭莊公繼位之處還未滿15週歲,而克段於鄢卻發生在22年後,時間跨度大的讓人難以置信。而反觀鄭莊公驅逐弟弟而不趕盡殺絕,囚禁母親而又黃泉相見,射傷桓王而又拒絕追趕,這些都可以說是鄭莊公溫情的一面。這些更像是後發制人的自衛手段,畢竟他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君王,他考慮的可不僅僅只有情親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扎馬尾辮簡單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