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康復專家告訴我們,一個體育運動員的黃金年齡,大概是22-28歲。
也就是說,按照專家的理論,90後現在的年紀,應該是到了在體育界大放異彩的時候了。
很不幸,許多重點體育專案的霸主地位,依然被80後所把持,90後甚至只有被虐哭的份兒。
網球界,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這三個“80後”依然把持著世界網壇的前三,30+的年紀,依然把那些年輕選手打得找不著北。
足球界,當世公認的“絕代雙驕”——梅西和C羅,一個出生於1987年,一個出生於1985年。這兩人還是各自俱樂部、國家隊的核心,又是足球界10多年來雷打不動的TOP2“頂級流量”。
賽車界,1985年出生的漢密爾頓,已經拿了5個世界冠軍了,眼看就要超過老車王舒馬赫了。
籃球界,1984年生的詹姆斯,如今依然是公認的NBA全聯盟頭號巨星。
羽毛球界,林丹、李宗偉、諶龍這些80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是新生代不可逾越的大山,而如今炙手可熱的“90後霸主”桃田賢鬥、安塞龍等,也要等到林李兩位臨近退役,體能和速度大不如前的時候才有那麼一絲絲“搶班奪權”的機會。
短跑界,1986年出生的博爾特,創造過9.58秒的百米短跑世界紀錄,和19.19秒的200米世界紀錄,這也許是後輩們永遠也難以企及的兩座大山。
除了博爾特之外,泰森·蓋伊、加特林、鮑威爾、布雷克這批群星薈萃的“80後”飛人,巔峰水平都在9.69-9.75這個區間之內,而等他們淡出或退役之後,如今的90後新生代“飛人”,只要跑個9.80就能具備爭奪世界大賽桂冠的資格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體育界的老人,都已經到了專家們口中“應該退役”的年紀,成績反而能碾壓正處於“黃金年齡”的新人?
體育運動,不應當是“由來只有新人笑”的嗎?不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嗎?怎麼現在變成了“老盛青衰”?
這麼弔詭的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興趣和重視。
或許,從一些“80後”PK“90後”的比賽中,我們能找到答案。
這兩代人,在賽場中展現出來的精神品質,確實是判若雲泥的。
運動康復專家告訴我們,一個體育運動員的黃金年齡,大概是22-28歲。
也就是說,按照專家的理論,90後現在的年紀,應該是到了在體育界大放異彩的時候了。
很不幸,許多重點體育專案的霸主地位,依然被80後所把持,90後甚至只有被虐哭的份兒。
網球界,費德勒、納達爾、德約科維奇,這三個“80後”依然把持著世界網壇的前三,30+的年紀,依然把那些年輕選手打得找不著北。
足球界,當世公認的“絕代雙驕”——梅西和C羅,一個出生於1987年,一個出生於1985年。這兩人還是各自俱樂部、國家隊的核心,又是足球界10多年來雷打不動的TOP2“頂級流量”。
賽車界,1985年出生的漢密爾頓,已經拿了5個世界冠軍了,眼看就要超過老車王舒馬赫了。
籃球界,1984年生的詹姆斯,如今依然是公認的NBA全聯盟頭號巨星。
羽毛球界,林丹、李宗偉、諶龍這些80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是新生代不可逾越的大山,而如今炙手可熱的“90後霸主”桃田賢鬥、安塞龍等,也要等到林李兩位臨近退役,體能和速度大不如前的時候才有那麼一絲絲“搶班奪權”的機會。
短跑界,1986年出生的博爾特,創造過9.58秒的百米短跑世界紀錄,和19.19秒的200米世界紀錄,這也許是後輩們永遠也難以企及的兩座大山。
除了博爾特之外,泰森·蓋伊、加特林、鮑威爾、布雷克這批群星薈萃的“80後”飛人,巔峰水平都在9.69-9.75這個區間之內,而等他們淡出或退役之後,如今的90後新生代“飛人”,只要跑個9.80就能具備爭奪世界大賽桂冠的資格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體育界的老人,都已經到了專家們口中“應該退役”的年紀,成績反而能碾壓正處於“黃金年齡”的新人?
體育運動,不應當是“由來只有新人笑”的嗎?不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嗎?怎麼現在變成了“老盛青衰”?
這麼弔詭的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興趣和重視。
或許,從一些“80後”PK“90後”的比賽中,我們能找到答案。
這兩代人,在賽場中展現出來的精神品質,確實是判若雲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