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克飛
-
2 # 展江
現代社會中隊伍龐大的國家公務員理論上也是從事公共服務職業的,為什麼沒有“官員節”?我想其道理在於,與公務員相比,甚至與醫生相比,正常的記者、教師、護士不但不掌握公權力,還處於公共服務第一線的基層,並且承擔著本職業與生俱來的一定的道德義務。如社會期待醫護人員救死扶傷,期待教師傳道受業解惑之餘還可能為人師表,期待記者無懼強權、守望社會、揭示真相。
我這樣說可能會得罪公務員、醫生和其他辛苦工作的專業人士。對於公務員,我已經說了,作為公權力的行使者,本身是社會公僕,政令出於公權機關,為自己設立節日不合“人民的勤務員”的宗旨,中外皆然。
對於醫生,我要說聲抱歉,其實我是不反對為醫生、護士共同設立“醫護節”或“白衣天使節”的。但是優先設立護士節的理由上文已述,不用重複論證了。
在三個節日中,記者節可能惠及的人群更大些,也有一些可探討和比較的地方。記者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記者,就是在新聞現場從事採訪的“報道者”(reporter)、外派記者(correspondent,包括戰地記者),他們的辛苦和風險眾人皆知。廣義的記者還包括媒體中的所有人,這樣說來,記者節應該向前者傾斜。
至於其他職業,如果發展到新聞、教育、醫護等職業的上述程度,承載著社會的高度期待,就完全可以申請自己的節日。而法定的勞動節、建軍節等等,實際上已經涵蓋了相關職業,並且層級更高,這應該是不言自明的。
有人說,越是有節日的職業,越是弱勢職業,其實這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的問題,說不清道不明。但我覺得弱勢與否,並非設定節日的初衷。如果非要找個根源,也許是華人的職業迷思。
其實,有這樣的職業迷思,就免不了職業歧視。華人教育孩子,常常會說“你再不好好學習,長大了可能就要去掃大街”,在他們眼中,職業顯然有貴賤之分。以前在微博上,我還見到有人感恩自己的父母,認為父母如果不天天暴打他,他就不會成為一個老師,“就可能會成為一個貨車司機”,所以,他認為打學生是有必要的,因為這是為了他們好。我回了一句:你的學生是無辜的,當然,貨車司機更無辜。
一個人,如果持有職業分貴賤之心,就很難有平等心態。從當下社會來看,職業的高尚性似乎已然不存,每個行業都有暗面。有些老師缺乏師德,動輒索要紅包,對學生區別對待,已然玷汙了教師群體的形象。媒體圈同樣亂象重生,而且因為媒體人本身就有一定曝光率和名氣,更是放大了惡劣影響。
在這種狀況下,如果還抱有職業迷思,只會讓自己的心態也失去平衡,甚至把職業高尚性拿來當自己的遮羞布。比如每逢記者節,都會有一群平時連完整句子都寫不順溜的記者高呼職業理想,高呼“鐵肩擔道義”,並慨嘆當下大環境對媒體的種種衝擊。對此,我只想說一句:少談些理想,多幹點實事,比如重讀小學語文,少寫病句,然後,打好這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