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明166467022
-
2 # 米缸鼠
一般而言,我主張日常與人相處,平和一些比較好。
但是,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失去自我、沒有個性,不同情況可以不同待之。
一個“和”包含多種含義,平和、和諧、和順、和諧、和平、和氣、和好等等,不勝列舉。從中看到一個和字道盡了華人的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的方方面面,而“家和萬事興”更是醍醐灌頂。
由此可見,平和是生活的主基調,一生想太平的方向。是一種順其自然、根植傳統的傳承。
在結束行文之時,我還想說補充一句:在一些特殊場合、非常時間,偶爾來一次二次強勢的處事態度,可能會達到一種“一兩撥千斤”的效果。畢竟你是有能力和智慧之人,日常是以大局為重罷了。偶爾的一次二次強勢,讓人刮目相看的。
-
3 # 使用者50873537831公益
強勢是有一種爭鬥性的,強就有保障的感覺!和平是平和性的無爭鬥感覺到不花費什麼就有的感覺,沒有保險的保障,如同弱者一樣,在社會上生存要越霸氣越好!軟弱就被人欺負!
-
4 # yky緣
孟子說:"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於莫大乎與人為善"。
意思是,學習別人的優點來提高自己善良的品德,就是幫助別人行善,有道德的人最優秀的特徵就是幫助天下的人行善。
以人為善,和為貴,是中國傳統文化處事之道的道德訓誡。
強勢為人有一種高傲,盛氣凌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高冷不溶於大眾的寒徹。是一種不可取的處事為人之態。
和為貴,是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的原則。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諧。
人與人都是平等的,社會只有職業的分工,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面對邪惡和在惡人又必須強勢對待。此刻強勢轉化成正氣,有震懾邪惡的傲然和威嚴。
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與自然和動物和諧相處,都講究一個“和"。天下大同,世界共生共產存。和為貴。
-
5 # 竹林吟曉1
與人相處,持強勢態度的,其內心其實是怯懦和虛弱的,總認為對方是一種威脅,於是以先下手為強而反攻為守。這種人心理陰暗,總認為別人不懷好意,時時刻刻處於戒備狀態,先發治人,往往得逞。而與人相處平和者,與人相處,友好對待,對與人相處強勢者出乎以外的凌厲攻擊猝不及防,不及反擊,往往受傷。但真正的強者卻並非是那些與人相處強勢的人。真正的強者是與人相處平和的人,因為其心理光明,內心強大、撐穩、自信,無畏。
回覆列表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幹萬不能強勢欺凌弱勢,他們當中,有地地道道的老實人,有誠信的善良人們,他們應該得到我們去關注和尊重!他們心中有數,不喜歡用語言表達,性格直來直去,說話場合不夠靈活,容易得罪人。永遠記住,強勢一時,不會強勢一世。風光一時,不會永遠風光。我們要換位思考,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別人,去理解別人,去尊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