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靠社BG9EPU

    簡單的說上天容易入地難。人類可以登上萬米高空甚至到達月球,但入不了地球內部,目前人類打的最深的鑽探井不過10千米,而地震往往都是發生在地下10多公里以下,地表10多公里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引發了地震,人類目前還不能直接觀察到,所有的地震觀察儀器都是安裝在地表,透過安裝在地表的觀察儀器變化來推測地下震源處的變化,注意是推測,有的推測反映了地下的真實變化,有的推測就沒有揭示地下的真實變化,況且,即就是反映了地下的真實變化,也不知道變化到什麼程度就觸發了地震,所有地震預報要比天氣預報難的多。

  • 2 # 地震博士

    狂風暴雨可與預測,而地震不能預測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首先,眾所周知——上天容易,入地難。從觀測條件來看,氣象觀測的條件要遠遠優於地震觀測。特別是隨著氣象衛星的發射升空,現今人類甚至可以做到每秒就拍攝一張氣象雲圖,這樣整個氣象變化就可以全過程被捕捉到,隨著海量資料的積累,自然氣象預測就越來越精確!但是,地震觀測目前最深也只能到幾公里的深度,這不僅與地球平均半徑6375千米相差甚遠,甚至與平均厚度33千米的地殼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可以形象的說,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雞蛋,人類的觀測甚至連雞蛋殼也沒有打破,最多隻是在雞蛋殼上劃了一道印子!因此,人類找不到孕育在地球內部——至少相當於雞蛋清部分的地震的普遍規律就一點兒也不奇怪了!

    其次,正是由於地震觀測和氣象觀測在觀測條件上的不同。從而在關於案例的積累上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氣象觀測由於優越的條件,已經積累了非常多的從氣象現象孕育到發生的案例。但是地震觀測由於不能深入地震孕育的地球內部直接觀測,從而積累的地震震例,主要是地震發展地球淺部和發生一剎那的資料,但是地震和氣象等其他現象一樣,其發生整個過程的觀測是尤為重要的。僅靠最終發生的資訊來了解地震顯然會陷入片面性!就像司法部門為了預防犯罪也要詳細瞭解每個罪犯整個成長經歷,並重點關注一些特殊時期特殊事件對罪犯心理和行為的關鍵性影響,才能以這些個體為戒,警示其他人!

    總之,目前來看,地震預測要想取得像氣象預測那樣突破性的進展,必須在深地觀測上下功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子學的汽修專業,自己乾電路維修快十年了,現在不想幹了,還應該堅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