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認為超越父母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你之所以能超越你的父母,最大的因素就是你的父母省吃儉用為你創造了條件,畢竟嘛,我們大多數人的父母都是平凡人。至於超越沒超越,超越了那是你沒辜負父母的期望;還不如父母,你就沒有愧疚感嗎?雖然父母只給你創造了走出貧困的條件,但是這對於一個不算富裕的家庭來說,算是偉大的了。
我其實想說的是,父母與我們,到底是誰成就了誰?小時候的溺愛,長大後基本就殘廢了!小時候刻苦,長大後至少難走彎路!
說到這,讓我想到臺灣作家龍應臺《目送》中的一段話,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這段話,不免有些讓人心生悲涼。世上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愛誰,要麼在一起,要麼保守這個秘密。唯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以分離為最終的。愛子女,給他自由,讓他獨立。在生命之旅中,養育、教育孩子;下半生,擔心、牽掛著孩子。
為人父母的,能為孩子做的,無條件的付出,堅定不移的支援,時常考慮孩子的感受,在恰當的時間給予建議等等,最終成就孩子。
孩子的不斷長大,少不了出去上學、工作以及成家,父母是不捨的,但也是無奈的,總不能拴住幼鷹的翅膀,不讓他飛翔吧。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讓孩子成就自己夢想的父母有嗎?可能不會太多。
有人說,女人是一所學校。這我也認可,但我更想說的是,孩子也是一所學校。孩子的降臨,讓我們更懂得了當父母的不容易。孩子的不斷成長,又促使我們知道父母當初的那種不捨,養兒育女是一個認知反哺的過程,是對父母的。
孩子的想法是天真的,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孩子本來是一片白紙。如果有哪個孩子犯錯了,犯大錯了,很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父母沒教育好,最起碼也是沒給孩子帶好頭!
可以說,孩子成就了父母!
莫忘初心,生命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場競賽。不要總試圖在途中超過別人或給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辜負了這段旅程。
不論走哪一條路,沿路都有它的風景,旅途都有它的體驗。學會享受它,讓人生成為學習之旅、快樂之旅、以及愛之旅。我們要做的,是彼此好好相愛,直到在某個拐角,目送他們遠去。
然後輕輕地道一聲: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自己為人父母,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超越自己,我現在自己的成就倒是超過了自己的父母,不知道我的父母會不會為了這件事而高興。呵呵。
首先,我不認為超越父母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你之所以能超越你的父母,最大的因素就是你的父母省吃儉用為你創造了條件,畢竟嘛,我們大多數人的父母都是平凡人。至於超越沒超越,超越了那是你沒辜負父母的期望;還不如父母,你就沒有愧疚感嗎?雖然父母只給你創造了走出貧困的條件,但是這對於一個不算富裕的家庭來說,算是偉大的了。
我其實想說的是,父母與我們,到底是誰成就了誰?小時候的溺愛,長大後基本就殘廢了!小時候刻苦,長大後至少難走彎路!
說到這,讓我想到臺灣作家龍應臺《目送》中的一段話,她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這段話,不免有些讓人心生悲涼。世上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愛誰,要麼在一起,要麼保守這個秘密。唯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以分離為最終的。愛子女,給他自由,讓他獨立。在生命之旅中,養育、教育孩子;下半生,擔心、牽掛著孩子。
為人父母的,能為孩子做的,無條件的付出,堅定不移的支援,時常考慮孩子的感受,在恰當的時間給予建議等等,最終成就孩子。
孩子的不斷長大,少不了出去上學、工作以及成家,父母是不捨的,但也是無奈的,總不能拴住幼鷹的翅膀,不讓他飛翔吧。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讓孩子成就自己夢想的父母有嗎?可能不會太多。
有人說,女人是一所學校。這我也認可,但我更想說的是,孩子也是一所學校。孩子的降臨,讓我們更懂得了當父母的不容易。孩子的不斷成長,又促使我們知道父母當初的那種不捨,養兒育女是一個認知反哺的過程,是對父母的。
孩子的想法是天真的,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孩子本來是一片白紙。如果有哪個孩子犯錯了,犯大錯了,很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父母沒教育好,最起碼也是沒給孩子帶好頭!
可以說,孩子成就了父母!
莫忘初心,生命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場競賽。不要總試圖在途中超過別人或給他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辜負了這段旅程。
不論走哪一條路,沿路都有它的風景,旅途都有它的體驗。學會享受它,讓人生成為學習之旅、快樂之旅、以及愛之旅。我們要做的,是彼此好好相愛,直到在某個拐角,目送他們遠去。
然後輕輕地道一聲: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