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土豆的農民
-
2 # 昨夜夢迴
在古代,馬是戰略物資,騎兵全靠戰馬。
不過,天庭的天兵天將,需要馬嗎?
原著中,天兵天將曾兩次出兵花果山,可前前後後,根本沒有出現一匹馬的身影,也就是說,弼馬溫養的馬匹,與戰爭無關。
並且,天庭的馬匹數量,真不多。
查明本監事務,止有天馬千匹。——《西遊言己》第四回
不出戰,會不會騎著玩呢?
也不可能!
在天庭當差,坐騎太普通了,賊沒面子,神仙們的坐騎,要是些牛逼哄哄的動物,一方面是坐騎另一方面還是保鏢,比如太上老君的青牛。
天馬,不充當戰馬,不給神仙騎,究竟適合用途呢?既然分析到這兒了,就得從源頭開始捋一捋。
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尪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西遊言己》第四回
馬肥,誇你一聲;馬瘦,責怪一句;快養死了,才會問罪。
這裡面很有考究,在御馬監的小嘍囉們看來,養馬養馬,越肥越好。
神仙們用不到馬,還要把馬養肥一點,為什麼?答案呼之欲出,吃啊!
天庭的神仙們,並不是不食人間煙火,比如奎木狼下界後,就曾吃人,可見神仙們也是食肉動物。
不過,天庭最頂級的宴會蟠桃會,有龍肝鳳髓,熊掌猩唇,卻沒見與天馬有關的,那麼馬是怎麼吃的呢?
熊掌猩唇,很好弄。龍肝鳳髓,這就犯忌諱了,龍鳳之屬,要是隨便擺上桌,四海龍宮為代表的龍族,恐怕會造反吶。
所以這個龍肝鳳髓,是用其他東西代替的。
而天馬,大概就是龍肝的替代品。
取經路上,白龍馬曾言明水中游魚喝了龍尿,就會變化成龍;西天靈山有一座化龍池,顧名思義,也能進化成龍。
天庭估摸著同樣有類似功效的地方,把天馬往裡頭走一遭,即刻變成龍。
因此,便有了源源不斷的龍肝。
關於龍肝的來歷,有人認為:第一:按照龍族在西遊中的形象,他們是蛇,所以,玉帝自然敢下嘴,玉帝吃的是小白龍的同族,這與龍族的地位是分不開的。
第二:玉帝吃的龍,是化龍池裡化出來的。小白龍取經成功後,去化龍池過了一遍,又恢復了龍族的身份(觀音在取經時,拿走了小白龍的內丹。),既然小白龍都能做到,其他的鯉魚之類的,真的可以躍龍門化身為龍,玉帝吃的是魚類化的龍。
關於小白龍,一直有個謎團難解:他到底犯了什麼錯,會讓父親大義滅親送到天庭,玉帝為何要判他死刑?
小白龍在成為一匹馬之前,還是一位帥氣的,擁有人形的西海三太子,若是生活過得去,他會慢慢長大,然後娶妻生子,接送孩子上下學,和另一半度過漫漫餘生,成為芸芸眾生的一員。偏偏他的父親西海龍王不同意,身為一條龍,就應該有身為龍的自覺性,絕對不能墮落,三太子應該大展宏圖,去發展自己的事業,而不是兒女情長。
可憐的小白龍,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老父親惦記上了,一天天的光樂呵呵的玩耍,一不留神,把父親擺放出來的明珠,一不留神給搞壞了。小白龍哭了,西海龍王笑了。西海龍王屁顛屁顛找玉帝告狀去了:西海龍王兒子闖禍了,玉帝你瞅瞅,該怎麼處罰。
原本,西海龍王打的算盤挺響,演苦肉計的目的,就是想把兒子送到取經隊伍裡去。卻不知玉帝最初並沒有懂起,不想和龍王搞彎彎繞繞,只想趕緊解決這件事,小白龍敢親手毀壞御賜的東西,膽子不小,乾脆判死刑得了。這便是小白龍判刑的原因:毀壞御賜之物。
若不是觀音的求情,小白龍不死也得脫層皮。
只是,即便觀音不出手,西海龍王也會出手救兒子,這也是他想兒子搞事業的原因:西遊裡的龍族,地位普遍不高,他們實際上是“蛇”。
龍族地位低下,涇河龍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是一介龍王,最後,居然被一個凡人斬殺了,龍族的地位很明顯了。
正是如此,西海龍王才把厚望寄予在兒子身上,期盼著他幹一番大事業,比方說:趁著取經的東風,提高一下地位。
原著中有個明證,在“安天大會”時,玉帝招待如來的桌上有一道菜是龍肝鳳髓,很多人以為是形容詞,其實根本不是,因為龍的地位並不高,天庭要吃幾條龍很正常。在靈山,如來的舅舅大鵬每天就要吃一條大龍外加500條小龍。
所以,對於玉帝來說,龍族和鳳族只是家養的菜,類似於我們普通老百姓家養的雞鴨豬牛。生殺大權全在主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