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參與商
-
2 # 辣媽育兒達人
其實很多母親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哺乳期奶水過多,寶寶吃不完該怎麼辦?是攢著留到下一頓,還是把剩下的奶水都擠掉?不少媽媽認為,奶水營養豐富,擠掉太可惜了,於是攢了下來。
專家表示,“攢奶”會導致乳汁淤積,引起乳腺堵塞,甚至患上乳腺炎。寶寶吃不完的剩餘奶水一定要擠出來!
哺乳期是乳腺炎的高發期,主要是由於母乳餵養的方式不當導致的。
專家解釋道,乳汁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若媽媽們的乳汁過多卻沒有及時排空,就會造成乳汁淤積,細菌就會透過各種途徑趁虛而入,並生長繁殖,從而引發乳腺炎。
其實,哺乳媽媽根本沒有“攢奶”的必要,只要寶寶勤吸吮乳頭,乳腺就會在刺激下源源不斷分泌乳汁。所以,媽媽們如果哺乳後仍覺得乳房脹,感覺還有奶水沒有被吸完,一定要將剩餘的奶水擠出來。
如果已經發生了乳汁淤積,出現乳房硬塊腫痛時,不但不要停止哺乳,相反,仍要勤給寶寶餵奶,讓寶寶儘量把乳房內的乳汁吸吮乾淨,避免乳腺炎的發生。
此外,有些媽媽在哺乳期就已經患上了乳腺炎,這種情況下還能不能給寶寶母乳餵養呢?專家表示,乳腺癌不一定要斷奶!
其實,在乳腺炎的發病初期,媽媽的不適感僅表現為乳房脹痛。如果還沒有發展到畏寒發熱時,還是可以繼續哺乳的。母乳餵養利大於弊,它可以為寶寶形成天然的免疫屏障,同時還可促進母子之間的感情。
專家提醒,哺乳期的媽媽們若患上乳腺炎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避免病情的惡化。
作為一名曾經的產科專業醫師很負責任的回答一下母乳不擠出來的最關鍵的問題絕對不是乳汁不新鮮,而是會易髮乳腺炎,到時就不是母乳不新鮮的問題,長期不擠導致漲奶,嚴重的話還要面臨去治療乳腺炎的問題了。
母乳餵養在孩子還是新生兒期間,尤其是月子裡的時候,因為母乳和新生兒還沒有建立有序的供需平衡,很容易造成漲奶或者孩子吃不飽的狀況,那我們該如何做呢?
首先,不論是否漲奶還是缺奶,餵養前要進行輕柔的按摩乳房,或者有溫熱水敷一下,保證乳汁的暢通。
其次,要保證每次兩邊都要吮吸。掌握不好的,可以定時為每邊10-15分鐘,形成習慣之後,基本每次餵養能出現2-4次奶陣,約產乳80-180毫升,與孩子默契以後,母乳與孩子之間的供需平衡會日漸完美。也就是說,孩子吃的飽,媽媽又不會漲奶,當到了下一頓時,就算完全不漲奶,乳房是鬆鬆的,只要孩子一吮吸,一兩分鐘就會出現奶陣。
這裡科普一下泌乳機制:在自然哺乳下,孩子吸吮乳頭的刺激,或擠奶時人工按摩乳房的刺激等,都可以透過神經反射途徑影響泌乳活動。同時,吸吮可透過神經反射途徑促使下丘腦的視上核和室旁核分泌催產素,使乳腺導管上皮收縮,觸發排乳。通俗來講,吮吸是最好的產乳辦法,而不是靠漲奶。
那麼,如果職場媽媽想要堅持母乳餵養的話,那就建議最好買一個吸奶器,模仿自己孩子的時間規律,2-4小時吸一次,而抽吸出來的母乳可以用儲奶袋儲存,方法是排出空氣,密封,在母乳袋上寫上日期,如果近一天要吃,可直接放冰箱的冷藏櫃,如果要長期儲存就放入冷凍櫃,有效期可以達到3-6個月(我自己是存了半年的奶仍然拿出來解凍餵過孩子,關鍵是排空空氣,冷凍室也是恆溫不斷電),值得注意的是,冷凍母乳需要用時先拿出來放進冷藏室解凍,然後用熱水隔水加熱至40度以下即可,同時,冷凍奶只能解凍一次。
希望每個媽媽都能科學健康的做到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不新增任何輔食至少可以堅持到孩子半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