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的行者
-
2 # 青年史學家
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一度領先全世界,不僅在降溫防暑方面我們的先民們有一些獨特的發明,在保溫禦寒方面也有許多非常獨特實用的設計,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幾種古代的保溫用品和設計:
建築當中最為典型的保溫採暖設計就是“暖閣”了,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清宮當中的“東暖閣”和“西暖閣”了。“暖閣”大致是在大的屋子中間用木圍護結構分隔出來的小隔間;第二種是室內採暖設計是地炕;第三種室內區域性採暖用具是手爐、火盆、熏籠等。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保溫用品如一種被稱為“茶籮”的保溫茶具,其中填充的保溫材料是稻草和棉絮,一度經過海上絲綢之路暢銷海外;還有一種與現代保溫瓶設計原理十分相似的被稱作“伊陽古瓶”的保溫瓶,在南宋洪邁所著之《夷堅志》中有詳細記載,南宋張虞卿“得古瓦瓶於土中,色甚黑,頗愛之,置書室養花。”當時還是嚴冬時節,張虞卿認為一夜忘記把水倒帶,水瓶已經凍裂了,但實際情況是“凡他物有水者皆凍,獨此瓶不然”。後來張虞卿發現,瓦瓶中有夾層,這與現代水瓶的設計原理就十分相似了。另一種與現代保溫瓶設計原理十分相似的就是宋徽宗時期的鍍金瓶了,在《夷堅志》裡面也有記載,“徽宗嘗以紫流離膽瓶十,付小璫,使命匠範金託其裡。”實際上就是與現代保溫瓶的瓶膽上面鍍一層水銀,以阻斷瓶內瓶外的熱交換從而達到保溫的做法十分相似。
曾經一度在網路上很火的明代青花瓷熱水瓶實際只是一個現代工藝品,明代還不具備那樣的技術。
-
3 # 青島小曼搞事情
考古學家在古羅馬龐貝城廢墟中,曾經發現了一個雙層容器。這個容器可能就是保溫瓶的前身,不過世界上第一隻真正的保溫瓶其實叫“杜瓦瓶”。
而我們現代的保溫瓶的發明者叫詹姆士·杜瓦爵士,他是英國的一名科學家,主要是研究極低溫度的液體。1902年,德華人柏格看到了保溫瓶的廣大的潛在市場,於是開始推銷保溫瓶。兩年後,並以自己的名義爭取到了保溫瓶的專利。他發現玻璃瓶膽很容易碎裂,就用鎳製造外殼,來保護瓶膽。起初,保溫瓶主要應用於實驗室、醫院和探險隊,後來逐漸走進日常生活。
1904年,柏林吹制玻璃器皿的工人布林蓋經過研究,給久阿爾瓶添加了護熱套,這樣在市面上就有了能儲存熱咖啡或紅茶的容器,從此各式各樣的保溫瓶就陸續問世了。人們發現保溫瓶塞的保暖效果是瓶子中最差的部分,後來人們就用膨脹橡膠、塑膠塞取代了軟木塞,增強了保溫效果。
在那個時代,帝王們的生活相對來說很奢華,也很講究。那時夏季酷暑難耐,只能在冬季天寒地凍之時將冰塊挖出放在地窖裡,待到夏天時再將其拿出來消暑。而這件器物就起到了保溫的作用,裡面奇特的構造可將冰塊儲存較長的時間而不至於融化,同時在冬季也是盛放熱食極佳的保溫罐。
古人把瓷質或紫砂茶壺放在茶壺籮內,塞上棉花或鵝毛等保溫材料。茶壺嘴露在外面,可以倒茶。生活中的竹編籃有兩種,透氣的叫“夏籃”,專門用來放飯菜,掛在牆上;不透氣的叫“冬籃”,也是用來保溫、存放食物的。古代用來保溫食物的器皿還有溫盤,它由上下兩層瓷構成,上層瓷薄,下層瓷厚,中間是空的,在使用時向盤內夾層注入熱水,可以保持菜品的熱度,體現出更佳的口感。
-
4 # 胡聊人文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用熱水器,想喝熱水也可以隨時喝,但在以前,暖壺可是個稀罕物事,而要說起暖壺的源頭,還得從宋朝說起,寒冬臘月裡,古人一樣想來口熱乎乎的水。
北宋有個張虞卿,從地裡挖出個黑瓶子,拿到書房裡養花。正值冬天,一天夜裡忘記把瓶裡的水倒掉,心想這下壞了,肯定凍碎了。
結果第二天一看,屁事沒有,好著呢。非常奇怪,試著把熱火倒進去,一天依舊熱熱的。便當成了寶貝,和朋友郊遊時也拎著,啥時候倒出水來都是熱的。
可惜後來讓僕人給碰碎了。這才看出其“夾底厚幾二寸,有鬼執火似燎,刻畫甚精,無人能識其為何時物也。”
這個鬼畫符的東西便是暖壺的初始。
暖壺最早出現在北宋後期。那會兒叫“暖水釜”。《夷堅志》有愛畫花鳥寫瘦金體的徽宗讓匠人用琉璃瓶鍍金最終制作成暖壺的故事。
暖壺從此成為世人喜愛的事物。《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一個獨特的行當,“提瓶賣茶”。“至三更,方有提瓶賣茶者。
蓋都人公私榮幹,夜深方歸也。”這個提瓶可不是今時街頭,隨處可見的茶館裡徜徉的,可玩出“鳳凰三點頭”的那種絕活的大茶壺,而是舊時鄉里常見的“寬口、長頸、長腹、瓶口安有開啟的瓶蓋,還有把手”的暖壺。
鄉間的暖壺,鐵皮或竹編外殼,上面漆畫著龍鳳或其他呈祥的內容。譬如“喜鵲登枝”、“花好月圓”。
文革時還有高舉紅寶書的女紅衛兵。我幼時常無聊地拿作業本描,最終也沒把自己搞成藝術家,還老挨母親的罵,跪搓板。
畢竟那會兒掙錢頗難,作業本正反面都要被利用,縱使全寫上字,還會被鄉里的老人要去,細細地裁成二指寬的小片兒,揣懷裡。
無聊時,抽出一張來,用掌平託著,另一隻手從腰裡掖著的煙包裡捏些碎菸葉出來勻勻地在上邊撒成線,然後麻溜地捲起,又習慣地用舌頭一舔,粘成冰激凌底座那種圓錐形的旱菸卷,美滋滋地吸著,大口吞吐煙氣。
抑或不裁,撕一張下來,蹲在灶火跟前,撅著屁股引火。再或到茅坑裡揩屁股。還有積攢起來賣錢的,反正不能像現在隨意扔掉。
那時候,暖壺雖不是稀罕物,但定是小心翼翼地使喚。畢竟是易碎品。壞了,也要花錢。供銷社和土產日雜賣膽,賣殼,賣蓋,賣瓶塞的都有。
不像這會兒,壞個膽,就要扔掉其他的,重新買個全套的。浪費極了。且那會兒,每個人家至少兩個壺,很少有單個的,鄉人講究個好事成雙,除非這家人鰥寡孤獨,懶散慣了。當然還有個緣故,只一個人時,燒兩壺水頗費柴炭,不划算。
姑娘出嫁時,暖壺是陪嫁,依舊是一雙。且多為大紅底子的,畫著富貴牡丹之類的,至少上邊漆有雙喜的。
過來安頓在人家裡,一壺水喝著,一口鍋吃著,就是熱熱鬧鬧的一家人。再有,壺是帶把的,若夜裡成夢,有人來送壺,千萬別推辭,鄉俗是這天受孕,定是兒子。
回覆列表
我知道的幾種情況:1.稻草編織,包上棉罩子的棉窩,熱茶壺直接放進去保溫。
2.江南地區燒柴的大灶,兩個大鐵鍋之間有一個口徑十幾二十公分的小鍋(或者說小洞),叫「湯罐」,比較深,專門儲水,用一種直柄勺取水。利用灶臺的餘熱保溫。儲存的溫水翌日早晨可以用來洗漱。3.有錢長時間燒炭的,炭爐上一直坐一個水挑子。4.喝茶基本上臨時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