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GFX 50S是一臺中畫幅相機,以43.8 × 32.9mm尺寸的5140萬畫素感測器為核心,搭配富士X-Processor Pro影象處理引擎,使得這臺中畫幅相機也有普通無反相機的使用體驗,對焦速度超出中畫幅的單反相機許多,整體操控也不需要額外學習,就像是一臺為大眾使用者量身定做的中畫幅相機一般。
回覆列表
-
1 # 光線攝影學院
一開始,有很多人鼓吹中畫幅要普及了,這些人頭腦發熱,認為中畫幅代表了未來的主流,那麼,富士GFX50或者哈蘇這類殘幅中畫幅究竟能否代表中畫幅的主流呢?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我談談我的觀點:
一、究竟什麼樣的拍攝題材需要用到中畫幅呢?
關於這個問題,一方面,我們可以說現在絕大多數拍攝題材,用APS半畫幅就足夠了。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等中畫幅賣成白菜價了,到時候,中畫幅就一統江湖了。
最近,索尼推出了1億畫素的中畫幅感測器,也就是說,目前的富士和哈蘇5000萬畫素的中畫幅其實並不太值得購買,想要玩中畫幅的,可以再等一等
很顯然,就算再過10年吧,大多數拍攝題材,確實用APS半畫幅就足夠了。同時,再過10年,中畫幅也不可能成為白菜價。
我們盼望了多少年的全畫幅的白菜價都還沒有出現呢?好像貌似大家就是全畫幅也都是在提高效能質量的同時也在加價啊?
那麼,你覺得中畫幅會成為白菜價嗎?尤其是,產量和規模,始終是個問題,富士和索尼的微單鏡頭,不就是因為產量規模不行,所以鏡頭才死貴的嗎?
除非中畫幅廠商真的是下定決心,除非索尼和富士,真心是下定決心把佳能和尼康一舉擊潰,讓佳能和尼康永世不得翻身。不然的話,中畫幅賣出白菜價是絕對不可能的。
二、中畫幅微單,究竟有多大的優勢呢?
大家知道,和尼康D850以及索尼A7R3這些頂級全畫幅相機相比,目前的富士和哈蘇,其實是沒有什麼明顯優勢的,在最終的成像質量方面,其實差距微乎其微,這不是我的觀點,這是很多專業機構和專業攝影師的實測感受。
當然,尼康D850的下一代機型,恐怕也是很難超過5000萬畫素,而富士哈蘇的中畫幅微單,據說下一代機型可能突破1億畫素,此時,到那個時候,差距可能會比較大了。
但是,一個億畫素的中畫幅,在犧牲了高感和寬容度之後,而且其搭配的攝影鏡頭其實可能也根本不可能餵飽中畫幅機身,到時候,最終究竟能夠有多大的優勢,其實也是一個不樂觀的事情。
三、中畫幅微單,究竟有什麼劣勢呢?
大家都知道,底片越小,防抖動能力越強,底片越大,防抖動能力越差。中畫幅比起全畫幅,註定對於三腳架是剛性需求,你想,買了尼康d810的使用者都知道,要想發揮尼康d810的最厲害優勢,也得老老實實用三腳架、快門線,使用反光板預升功能,啟用電子前簾,我就不信,買了中畫幅的人,在晴天以外的情況下會任性到能不用三腳架就不用三腳架。
好吧,中畫幅對於三腳架是很依賴的,買中畫幅就是衝著高畫素高畫質來的,手持不是中畫幅的正確用途。
對於抓拍來說,目前的全畫幅,尤其是佳能和索尼,確實是最佳化的非常好的了。之所以影樓這麼多用佳能,而不是尼康,我相信不是偶然。
為什麼佳能不像尼康這樣提高畫素呢?因為,抓拍啊,人像很難使用三腳架,抓拍才是王道。(好吧,由於中畫幅的鏡頭體型會更大,對焦精度的要求也會更高,所以自動對焦馬達驅動起來也會更費勁!)
其次,中畫幅的變焦鏡頭,其實很難做好,以定焦鏡頭為主。而全畫幅,一些優秀的專業變焦鏡頭,其畫質不遜色甚至超過了定焦鏡頭。由於有了變焦的優勢,在現場拍攝構圖靈活得多,而中畫幅往往只能後期裁剪,經過後期裁剪之後,還不如直接用全畫幅拍攝吧?
總結一下:中畫幅對於追求極致成像質量的玩家來說,確實是很有潛力和前途的系統,尤其是在6000-8000萬畫素這個區間,中畫幅肯定比全畫幅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我覺得,真正喜歡中畫幅的朋友,可以再等一等,待畫素升級到了該有的畫素,再買中畫幅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