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byx

    1. 合作學習流於形式,不重實效

    小組合作學習並不是形式上簡單地讓學生湊在一起。有的教師下達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指令後,全班學生只是按小組圍坐在了一起,可小組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整個課堂鬧哄哄,卻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沒有實效性。2、 學生的主動合作意識不強,合作參與不足小組活動時,由於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造成了“優秀學生講,學困生聽”的局面,表面上熱鬧、民主、活潑的合作學習氣氛實則隱含著種種陰影。能力強的學生參與機會明顯較多,在小組活動中起著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較弱的學生則顯得消極被動,不去積極參與、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只等坐享別人的勞動成果。

    在新課改教學的浪潮下,雖然二年級學生自學能力不強,但我作為二年級三班的班主任及數學老師,也在課改的推動下,進行了小組學習。透過一學期以來踐行小組學習,我覺得小組學習有很大的優越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的行為習慣轉變大

    學生個人衛生、每天紅領巾的佩戴情況、教室清潔、打罵人、摘花草等。開學至今,我班學生都能在小組長的監督下做好。

    他們每天都戴好了紅領巾,即使個別同學忘記了,同學們互相幫助,有紅領巾的同學先到教室去把預備的紅領巾拿去戴好後才進校門。每天的教室隨時保持乾淨,他們不亂扔,即使有了一點掉在地上的垃圾,也會立即把它撿起來。

    有了小組長的監督和記錄,老師操心少了,只需制定一下小組考核登記表,每一週對小組情況做一下統計,對較差的小組和學生進行個別交流,對優秀的小組進行全班表揚,向他們學習。

    二、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檢查作業和預習情況等,老師只需抽查就行。學校組織獻愛心捐款活動時,不再需要老師去登記,老師只需說:“比一比,哪一組快,哪一組捐得多”,就行了。小組長自然會做好這件事情,效果是又好又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肉植物花瓣繁殖方法是什麼?哪位網友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