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嘛

    1、起源:

    正黃旗,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由皇帝親自統領,是上三旗之一。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正藍旗,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正紅旗,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為紅純紅而得名,正紅旗是下五旗,為下五旗之首。分為滿洲、蒙古、漢軍三部分,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正白旗,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初定,以旗色純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將其納入皇帝親統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

    鑲黃旗,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鑲黃旗是上三旗之首,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

    鑲藍旗,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為藍色鑲紅而得名,鑲藍旗是下五旗,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鑲紅旗,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為紅色鑲白而得名,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鑲白旗,。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親統,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2、人口規模:

    正黃旗,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轄92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3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5萬人。

    正藍旗,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紅旗,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個旗,規模為下轄74個整佐領,兵丁2.3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1.5萬人。

    正白旗,清末規模為轄86個整佐領(基本戶口和軍事編單位100-300人為一單位)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鑲黃旗,清末時的轄84個整佐領又2個半分佐領,約2.6萬兵丁,男女老少總人口13萬人。

    鑲藍旗,清末時規模達到了下轄八十七個整佐領又一個半分領,兵丁2.7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5萬人。

    鑲紅旗,清末時規模達到下轄86個整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清光緒帝的寵妃珍妃就是鑲紅旗人。

    鑲白旗,清末時規模是84個整佐領,兵丁2.6萬丁,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3、地位:

    正黃旗,與“正黃旗”、“正白旗”並稱上三旗。

    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正紅旗,清代八旗之一,下五旗之首。

    正白旗,正白旗是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將其納入皇帝親統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順治前,上三旗中並無正白有正藍旗,順治初,順治皇帝將多爾袞掌握的正白旗收歸自己名下,與兩黃旗並稱為上三旗,旗內無王,兵為皇帝親兵,並從中挑選侍衛皇室的成員。

    鑲黃旗,與“正黃旗”、“正白旗”並稱上三旗。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衛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後來又在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中設定鑲黃旗。

    鑲藍旗,八旗中的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鑲紅旗,鑲紅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鑲白旗,因旗色為白色鑲紅而得名,鑲白旗屬於下五旗之一,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裡有正規的美容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