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118868117

    清明節燒紙不是迷信。清明節燒紙是合理的。有陰有陽,陰陽互生,生剋制化在其中,即是單體又是個統一體,世人從事勞動生活,陰世間也有一套生活體系,只是我們看不到,貨幣也在流通,自古至今,清明節燒的紙錢陰人都在用,這也是多少年經過驗證出來的,成了今天我們看不到的實是。

    懷念我們的祖先,仙祖靈安!

  • 2 # 果殼影片

    文:桑小苜

    每年到了清明節,就開始送各種禮物,一匝匝厚厚的鈔票,一束束鮮花,車子房子,菸酒茶,在我們看來,禮物是越多越好,那這種儀式對我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研究者發現,這類儀式一直存在,不管是在什麼國家,給去世的人送點東西好像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行為,那為什麼人們有給去世的人送東西的衝動呢?研究者花了八年的時間觀察人們在墓地的一些行為,他們發現,這種行為是人們應對悲傷的一種積極的策略。

    當親人去世,我們經歷了喪親之痛,這時候會產生憤怒,內疚,焦慮,悲傷和絕望等一些情緒,但是,當一段時間過去,在外在和自我的壓力下,我們只能無奈的承認這個事實,繼續自己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和死者的關係被迫中斷了,但事實上,這種關係並沒有明確的終結線。人們應對死亡的方式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心理學家丹尼斯·克拉斯(Dennis Klass),菲利斯·西爾弗曼(Phyllis Silverman)和史蒂文·尼克曼(Steven Nickman)在1996年首次提出了一種新的悲傷概念,被稱為 “持續債券”,他們認為與其試圖直接與死者分離,不如在一生中都和死者不斷的保持聯絡,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這樣與其直接否認喪親的痛苦,不如以一種健康和正常的方式來歷經悲傷。

    這樣,在節假日送禮物就比較好理解了,人們不能使自己的親人死而復生,但是透過這種送禮物的行為可以象徵性的保持和已故親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和聯結感就有治療悲傷的作用。

    在一個案例中,一個個案說,在掃墓時,我們會留下一些照片,信件,雕像,或者任何你能想到的東西......雖然我的姐姐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但她並未從我們的內心和我們的記憶中消失。祭拜我姐姐的墳墓並留下一些禮物,是我們與她保持聯絡的方式,即使這隻存在於我們的心裡和記憶中。

    所以,對活著的人來說,也許死亡帶走了我們最親密的人,但透過一些儀式和禮物,他們依然能夠在自己心中活下去。也許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較好的慰藉了。

  • 3 # 章小飛魚

    作為延續兩千多年的主要祭祀形式和祭祀品——燒紙,已逐漸為網路祭祀所取代,這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這是歷史的進步。

    那麼,回過頭來想一想,燒紙是不是不合理、陋習和迷信呢?回答是否定的。清明燒紙,不是迷信,也不是陋習,而是一種對祖先對親人的崇敬和思念之情的表達。

    我們還得從清明的起源說起。

    清明,最初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成為清明節,與寒食節有關。

    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天。我們知道,火對古人的重要性,作為每年新舊火種更替的寒食節,是古人第一大祭祀。

    由於兩個節日相隔太近,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取代了寒食節,寒食節的一些習俗,也延續給了清明節。

    我們知道,中國古人對祖先的是非常敬重的,先人去世和清明祭祀,都要陪葬或“燒去”貴重的金銀珠寶等,直到東漢紙的發明,人們逐漸把燒紙做成元寶、金磚、車馬、家電等等,去陪葬或燒去,同樣表達了希望親人生活富足安康之情。

    燒紙的出現,一方面能夠緩解平民人家的貧困,另一方面,更有利於節約,促進金銀的流通,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有意義舉措。

    透過對歷史的瞭解,我們知道,燒紙祭祀,不是迷信,而是人們對祖先的崇敬和哀悼;燒紙的出現,更是一種節約和文明。時代的車輪,碾過昨天,駛入更加發展的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不斷更新,我們認識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利在當代,功在千秋。我們的網路祭祀、文明祭祀,絲毫不減對祖先和親人的崇敬之情和思念之意,只是方式更加與時俱進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大衣哥為人題寫‘’書法"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