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崔牛批
-
2 # 雄雄2015
仔細觀察,南韓和日本這兩個受中華影響很深的國家在中國自近代衰落以來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日強,具備了進攻大陸地區,取而代之的實力,並試圖在宣傳輿論上推行諸如“崖山之後無中華”“大東亞共榮圈”等等,無非就是為以後統治中國,稱霸亞洲鋪墊。而北韓半島地區夾在一個衰落但體量巨大的宗主國和一個新興崛起工業強國之間無所適從,最後也只能被迫淪為日本的跳板和工具,其對原宗主國的感受肯定充滿氣惱憤懣。後續二戰後由於地區外超級強國美國的殖民介入,意識形態的不同和西方貿易體系下產業轉移使日韓經濟快速崛起,使得南韓開始有資本瞧不起還沒有大踏步走向復興歷程的中國,並且開始剽竊中華文化往自己可憐的歷史文化上貼金。日本是一直試圖如滿清入關那樣,最終理想是竊據神器統領大陸地區,南韓一直沒有強大過,也自認沒那個實力命,只有搞搞小偷小摸的勾當。但改革開放後中國開始步入發展的快車道,短短三十多年的變化,國力國勢驚人的大逆轉,日韓又開始無所適從了,但被殖民的現實,文教的影響和歷史的慣性推動,只能讓日韓繼續選擇為美利堅宗主國服務,與中國為敵。也只有到了美國國力國勢衰落到無法支撐其東亞殖民體系後,日韓才可能真正意義上重歸中華文化圈。至於現在西方把持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的那些所謂南韓文化遺產,到了中國重回世界之巔之時,不過是一堆廢紙,到時還不用中國學者費多大勁,南韓自己就會撤了,因為這個世界遵從的還是叢林法則,在絕對實力面前,小國弱國能好好生存就不錯了,不然連發聲的資本都沒有。
-
3 # 大力水手69504724
無他,是華人給南韓人扣上的。南韓媒體言論寬鬆,不良學者斷章取義,被中國網民放大後,做成帽子扣在高麗人的腦袋上。再就是,南韓人去漢字化,使多數南韓人看不懂其歷史古籍,比以前好忽悠了,只貓為狗,南韓人也發現不了!
-
4 # 坐在雲下發呆
其實正真接觸兩國的人應該明白,造成這種言論或者說是這種現象更多的是政治意志的支配!實際上南韓人並沒有那麼自大,民族自尊心是有,但是還沒有大到唯我獨尊的地步,歷史上南韓也就是北韓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屬國,那個高句麗其實和現在的南韓並沒有太多的關係!在我所接觸的南韓人中,可以說並沒有什麼自大的態度,但是很多年紀稍大的南韓人恨中國的的確有,因為抗美援朝在他們的眼裡是非正義的戰爭,也間接造成了半島分裂,與他們家庭的分裂!但是細細觀察可以發現,在中韓建交也就是八十九十年代,中韓關係一直都不錯,也並沒有爆出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什麼類似於搶佔歷史的問題,而現在所謂的南韓搶佔歷史的問題,一方面是南韓一些所謂的專家在政治意志下的輿論策略,另一部分則是中國一些媒體為了眼球斷章取義和言論誇大,但是這一切有一個明顯的節點,就是李民博當政後開始的政治反中,去漢化,拍攝政治劇如所謂的帝國的早晨,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在中韓關係正常化後,無論是金大中還是盧武鉉都明顯的在加強與中國的關係,甚至在中國的影響下與北韓的關係也在轉變,朝韓雙方都在試探著建立正常化邦交,但是這明顯不符合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於是扶持親美勢力就是必然的,而盧武鉉的自殺更是疑點重重,李民博上臺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開始擺脫中國對於南韓的影響力!因此後面爆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包括朝韓關係倒退,中韓從政治到民間各種相互詆譭!其實說到底,一個國家的在另一個國家的形象政治因素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因為輿論最終是服務於政治的工具!在這裡我想說如果真的想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忽略媒體,親自去體會接觸!
回覆列表
謝邀。這個是南韓沒有自己的文化底蘊,在歷史上一直都是中國的屬國,二戰後又得聽美國的,所以南韓整個歷史上都沒有揚眉吐氣過,更加沒有那種拿得出手的古代名人做支撐。一個國家,文化底蘊是尤其重要的,比如英國,人家就會說莎士比亞,中國,人家也知道孔子,那南韓沒有這種重量級的思想人物,他只能靠要麼胡編亂造,要麼把其他國家的美好裝點成是他們的,這樣好在國際上混個門面。有了這種想法,南韓就希望把中國的名人啊,節日啊變成他們的,這樣他們就有了悠久的歷史淵源,談起話來底氣也足,要不這樣,他何必硬張冠李戴把人家的東西硬劃給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