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元寶20542604
-
2 # 杯陌廷K
我個人認為,所謂電影,將一定的情感主題凝聚到一定的時間內,由演員慢慢的將故事鋪展開來,呈現給觀眾。而觀眾之所以會陷入情感無法自拔,源於情感認同。
《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同時一般的普通心理學課程中還認為:“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於個體基本需求慾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於社會需求慾望上的態度體驗”
演員在演繹角色的時候,會講自己的情感體驗,投入到角色當中,而情感具有感染力。感染力是指一個人的情緒情感具有對他人情緒情感施予影響的功能。當一個人產生某種情緒時,不僅自身能感受到相應的主觀體驗,而且還能透過表情外顯,為他人所覺察,並引起他人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當觀眾觀看影片的時候,會被演員的情感所感染,認為當時當刻就該如此,這樣就完成了傳遞情感的過程。
而情感感染只是前期情感感知,真正產生情感認同是建立在情感遷移上的。情感遷移是指一個人對他人的情緒情感會遷移到與此人有關的物件上的效能。一個人對他人有感情,那麼對他人所結交的朋友,所經常使用、穿戴的東西,也都會產生好感。這似乎是把對他人的情感“遷移”到他人所接觸的人和物上去了。所以,“
愛屋及烏
”即是指這一獨特的情感現象。因此,當你看完某一部電影,醉心於其中而無法自拔可能就是情感遷移的作用在你身上放大了。此時,你要放鬆心情,不要回憶劇情。找點可以轉移注意力的事情,分分心;或者不走心不動腦的事情,比如做家務,擦杯子,拖地這種動手不動腦的事情動起來,過一段時間就會好很多。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勿噴!
-
3 # 狗蛋兒的私人影院
作為一個閱片無數的老司機輩人物呢,這種沉浸在電影裡走不出來的狀況,簡直髮生了不是一次兩次……而是,
習慣性地走不出來……
而好電影好到讓你走不出來的情況,也經常發生。因為它之所以能被稱作“好電影”,起碼要做到的兩點就是,清晰的價值觀和優秀的鏡頭語言。前者偏向于思想層面,並不要求這種電影有多麼正能量的宣導內容,而是必須有一種明朗而透徹、最赤裸得容易被觀眾接受的方式呈現。而後者則從電影本身蒙太奇,即剪輯的敘述方式上達到爐火純青,只有這樣才算一部就算沒講什麼多複雜的故事,仍能被稱作好電影的條件。
而面對這種情況來說,我就是繼續看下一部電影,把前一部電影的感覺壓下去……
雖然聽起來挺不靠譜,甚至有點天馬行空,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方式以磨滅你情感最直接也最殘忍的方式——尋找替代品來磨退這種感情。
最殘忍,卻最有效。
比如之前不知道咋了,特別迷上了戰爭電影,看了好多戰爭題材的電影,《美麗人生》、《辛德勒的名單》、《地雷戰》、《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鋼琴家》、《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隱藏的戀情》等等……
這裡面,隨便挑這麼一部兩部,都夠你虐得肝顫,輾轉反側是幾天睡不好。但是,我能說這一堆電影都是我陸陸續續在兩三天之內看完的嗎?
就是這麼爽快,那幾天我成天沉浸在一種:“戰爭好殘酷,人性好殘酷”的心情中無法自拔,但是回過頭,我到底悲傷了個啥?第一部我看的啥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就是這種同種情感的堆積作用起到了相反的弱化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看恐怖片看多了反而不害怕了的原因。
有部電影讓你走不出來了?找幾部同類的洗洗腦就好了。
回覆列表
說明這個電影在說你,你當真了,看著別人的故事,流著自己的淚。你發現自己從情緒中出不來,說明你意識到了,自己可以主動一點,去找朋友聊聊天,玩玩,散散心什麼的,總之就是轉移注意力,或者就拼命地工作。如果還是出來,那就只能去看心理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