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疫情抬頭,各地倡議不拜年,不走親訪友。對許多人而言,藉此時機,斷掉一些無關緊要的親戚朋友關係,減少了許多流於形式的禮尚往來,這未必不是一件兒好事兒。對此,大家怎麼認為呢?
回覆列表
-
1 # 絲語情話
-
2 # 三樂20
會啊,我們這兒拜年走親訪友就叫走親戚,走親走親,不走不親。如果走動少了,相互瞭解少了,親情就會逐漸疏遠。“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親朋之間不忙時儘量多走動。不過疫情期間要儘量減少走動,以後會有更多的時間聚述親情!
-
3 # 農人說話
特別年景不拜年:
血液情緣常年在:
非血緣斷了親情:
常年在外少聯絡:
至親血緣同疏遠:
如今親戚或朋友:
都用金錢在聯絡:
百好一疏就了了:
如今社會金錢緣:
你好我好大家好:
金不往親情了:
現實造就江湖情:
很有可能。現實生活中,的確有許多人情世故,親朋往來,早已經是名存實亡。但是在彼此雙方的心目中,又多屬無奈。誰也不好意思主動斷交,就這麼你來我往,保持著形式上的親戚或朋友關係。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多地倡議就地過年,不拜年,不聚餐,不走親訪友。這對於許多人而言,無疑是一個契機。你不來,我也不往,彼此之間心照不宣,達成默契,不如就此了斷虛情假意的走過場,這樣也都得以解脫了。
事實上,有些親戚關係,許多是傳承於上一輩、老一輩人。而今,時過境遷,伴隨老人們陸續離世,親情關係漸漸淡薄,加之人員流動,居住相對分散,交流往來很不方便。長年只是維持著表面上的你來我往,你來我不能不往,不能失禮於人,內心非常糾結。
尤其是年輕一代,有些親戚迎面相逢卻未必相識,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許多尷尬場面。有時受老人委託保持禮尚往來,登門造訪,連家都找不到。進了門也是放下禮品,寒喧兩句,便匆匆辭別,根本就沒有什麼親情交流。這種交往還有什麼意義呢!
人們常講,人,不能沒有親戚、沒有朋友。但是,變了味,甚至於沒有人情味的關係,還有什麼值得交往的必要呢!於其彼此尷尬,不如順勢走下臺階,早早解脫。而今年春節不拜年、不聚會、不走親訪友,無疑對些許人而言,就是一個“斷交”的契機。當然,所謂斷交,只是斷了形式上的禮尚往來,並非是相逢不語,形同陌路。
(網路圖片,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