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州小菜
-
2 # 2345白雲
孔子以“愛人”釋“仁”,有愛就有好惡,他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只有仁人才有正確的價值判斷,包括好惡取向,仁充當了道德判斷的標準。“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立志於仁德,就不會為非作歹。
他又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離開仁,何以談得上成就其名,因此君子時刻以仁為行為準則,任何時間及場合都堅持不懈。而“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不仁之人不可能長處困境,也不可能長處樂境。仁者本身具備仁而安於仁,知者因行仁有好處而行之,有智慧的人同樣以仁為行為準則。
“仁”是儒家最基本的社會倫理範疇,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他的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等都是圍繞“仁”展開。三綱五常是儒家倡導的基本社會倫理準則,而“仁”是五常之首的地位。
“仁”: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準,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
不仁者,即指不懂仁愛之人。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出自《論語·里仁》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