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岸故事集
-
2 # 麥斯頓
作為一個使用信用卡各方面都體會到的一個過來人,我個人覺得首先透支利率放開,信用卡或許會逆襲,但是對於看重透支利率的只是一部分人群,絕大數使用者在利率這一塊幾乎是不看的,特別是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
第二個人建議就算透支利率放開,信用卡少使用為好,不要養成提前消費的習慣,信用卡正確使用途徑1:利用信用卡的錢做投資管理
2:利用信用卡的錢作為自己的備用金,以備緊急情況的處理
3:合理使用信用卡,會增加你在銀行的徵信分數,這樣有利於後面的融資。
總的建議:不要提前消費,合理使用信用卡。正確做好經濟管理
目前,信用卡透支利率是指賬單到還款日後,未全額還款部分所產生的利息,以及信用卡取現應付的利息。值得注意的是,未全額還款部分所產生的的利息,不是從還款日開始計息的,而是從每筆消費的記賬日開始記的。
打個比方,小明1月1日刷卡1000元,1月10日是賬單日,1月20日是還款日(假定無寬限期),最低還款額100元,小明只還了最低還款額100元,則1月21日開始,需要計算從1月1日到1月21日20天的(1000-100)元利息。
而這個利息,之前是有上下限的,上限日息萬五(約年化18%),下限日息萬五的0.7倍(約年化12.6%),相比消費貸的24%以下,範圍可以說很小了(新規4倍LPR,約15.4%當然更加嚴格,是否適用於金融機構目前還有爭議)。而且實踐中,沒有銀行願意降這個利率,基本按照18%打滿。
現在,央行放開了這個上下限,給出的訊號,除了利率市場化的大趨勢外,也是引導銀行分客群經營,精細化管理,應對網際網路巨頭的競爭。
對於銀行來說,可以有幾步操作:
全行統一低利率獲客,對於資金成本比較低的農商行,為了加大發卡量,短期可以採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操作,但是吸引來的,估計只是玩卡人群,因為農商客群基本對利率算不清楚,更不用說信用卡透支利率了,解釋都解釋不清。
按不同卡產品執行不同利率,比如高階卡、公務卡等產品,由於卡本身已經完成了客群的區分,因此可以針對高淨值使用者的卡類執行低利率,針對普通卡仍執行18%,甚至更高。
按客群執行不同利率,卡產品的客群分類還是相對比較粗的,按照客戶在本行資產等維度可以更加精細化的執行差異化定價,當然,這對銀行的數字化水平要求非常高,要做到按客群的風險定價,需要完成一系列指標的計算,才能得出合理的價格和不良預期。
針對個別客戶的單獨定價,給予私行客戶經理特殊許可權,針對金字塔尖的少量客戶,實行一戶一價,這個反而不難,只要系統開個口子就行了,對於高淨值客戶也有一定吸引力。
然而實際上來看,對於存量客戶,利率往上調整的空間基本沒有。信用卡客群的質量普遍較消金或小貸較高,如果再提升這部分客群的利率,極有可能導致客戶流失。
因此,新政對於銀行來說,更多的是透過下降利率吸引更多的優質客戶,對於優質客戶來說,議價能力更強,是個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