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廣逵

    我用對兩章《論語》的解讀來回答這個問題。

    4.2.[原文]

    [原文通釋]

    孔子說:“不仁德的人不能長久過窮困生活,不能長久過安樂生活。仁德的人從實行仁中獲得安慰,聰明的人從實行仁德上獲得利益。”

    [註釋]

    ①久處約:長久過窮困生活。久,長久,下文“長”意近。約,簡約,貧困。

    ②樂:安樂,富足。

    [解讀與點評]

    不仁者為什麼“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長久的窮困生活他們受不了,必然會做雞鳴狗盜之徒,行打家劫舍之事;在長期的安逸生活中必然生驕奢淫逸之心,行欺男霸女之事。

    《禮記·表記》也有“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的話,比本文還多了一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強仁。”所以我根據“三者”綜合通釋的本章。“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畏罪者強仁”是一個很有辯證法的定義:仁德的人安心於過貧困簡約的生活,從實行仁中獲得安慰,所以他們心安理得地實行仁。聰明的人把實行仁德作為立身處世的法寶,善於利用仁過安穩的生活,善於透過行仁保持富貴的生活,在實行仁德時得到豐厚的回報,獲得好處。有罪怕受到懲罰的人,從負罪心理出發,勉強地實行仁以贖罪,勉強地實行仁給人好感,以減輕罪罰。

    4.3.[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惡②人。”

    [原文通釋]

    孔子說:“只有仁德的人才懂得喜歡善人,懂得憎惡壞人。”

    [註釋]

    ①好:音hào,喜歡,喜好。

    ②惡:音wù,厭惡,憎惡。

    [解讀與點評]

    本章實際正是前一章的繼續和深化,向人們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做仁者,一是愛仁人。

    按孔子的觀點,仁者應該是愛憎分明的,懂得喜歡仁德的人,懂得憎惡壞人。仁者有了愛憎,來怎樣表現它呢?“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子路》第24章)孔子又說:“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衛靈公》第28章)對一個人的好惡一定要有是非標準,既不能只憑個人的恩怨得失出發,也不能被輿論所左右,人云亦云,而應該考察。

  • 2 # 逆襲的諸行無常

    “惟仁者能好,能惡人”一句話出自《論語.里仁篇》,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夠真正知道喜愛什麼人,厭惡什麼人。”

    朱熹註釋為“蓋無私心,然後好惡當於理,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也。”正是由於仁德之人能做到沒有私心,能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看待問題,以天道、天理為準繩進行判定好惡,才能如程頤老夫子所說,得到公正的判定。

    朱熹還引用了宋代學者遊酢的話,“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繫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所以喜愛善的,厭惡那些惡的,是人的本性的體現。然而當人有所求、有所羈絆時,就會失去公正的定位。只有真正有仁德的人,能做到“克已復禮”,不是說他沒有私慾,但是“克已”使其能做到愛人如愛已,甚至愛人甚愛已,才能站在公正的角度判定好惡。

    孔老夫子接著還說道“苟志於仁矣,無惡也。”這句話正好回答也樓主的問題,孔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 果一個人立志成為一名有仁德的人,對於任何人都不應該有厭惡之心”,這句話與上一句話其實並不矛盾,立志於仁的人,必須以仁厚待人,對於良善之人,自然喜歡、愛護,對於惡人,不應該去厭惡,而應該想辦法去教化他,讓他能去惡從善。這才是仁者應該具備的素質。有人反駁說這種解釋與前面”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意思相牴觸,應該不對。堅持這種解釋的人則認為,能厭惡人,而不去厭惡人,不正是仁者嗎?從孔子的生平,可以看出孔子一生都在致力於教育事業。不論是刪詩書、定禮樂,還是廣收弟子、教化百姓,都是在努力改變現實社會禮崩樂壞的現狀。改變人們不守禮的行為不就是在去惡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介紹綠籬的種類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