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汐煒醫生

    有人問長期在精神病院上班的人員每天都面臨各種各樣的精神病人,最後會不會也得精神病?

    這種情況也會有,相對會比較少,相反,我認為恰恰是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使我們更加清楚哪些東西對我們的精神健康有利,哪些會帶來相反作用,從而回避負性刺激,接納有利的一面。當然,在精神科醫生同樣可能患精神疾病,但是應該與我們從事的職業和環境關係不大。

    一,從專業角度講,我們存在明確的自知力,對於每一種精神疾病的特點、未來的走向都瞭如指掌,毫不誇張的說,很多時候,我們坐在辦公室,單純靠耳朵聽走入病室的患者和家屬,就能猜出個大致的方向;

    二,我們更加懂得調節:從心理防禦機制來講,對於事件的處理和反應,有很多種方法,當然我們會盡可能的選擇。積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可以使個體在遭受困難或挫折時減輕或免除精神壓力,恢復心理平衡(這裡就暫不做每一種積極防禦機制的舉例了);

    三,自我感知,當察覺自己狀態不對時,可先行服藥。由於工作壓力等問題,每一個人最可能患的精神疾病可能是焦慮、抑鬱,我們也不例外,在我身邊的例子來說,有感覺自己出現抑鬱幾天時,會第一時間服用抗抑鬱藥;

    四,團隊的力量:要知道,我們身邊的醫生也都是診療高手,這就好比一個美髮師,當他自己需要理髮時,身邊的同行就會發揮最大的作用;

    說了這麼多,也不是說精神科醫生絕對不會患精神病,我們都知道某些重性精神疾病發病原因複雜,存在諸多影響因素。只是在這裡,我是想說,我們幾乎不會因為身臨其境而受到“感染”,儘管在某一時刻,我們的情緒也是無奈和波動的,但不會持續的受到影響。

  • 2 # 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

    在精神病院長期上班,容易得精神病的觀點,我認為,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一個人是否易得精神病,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

    一個是取決於基因遺傳決定的神經型別,神型別決定一個人的氣質、性格等人格特徵,不同的人格特徵對自我內部刺激和外界的刺激反應是不同的。外向、積極、樂觀、開放的個性,患精神病的機會少,內向、敏感、多疑、自卑、自尊異常、心理不安全,應對壓力的能力差,容易得神經衰弱、神經症甚到精神病,與是否在精神病院工作無關。

    另一個是內隱的或是外顯的刺激強度、時間和個人應對刺激的能力。如果一個人可以輕鬆應對外界壓力,他的神經系統就可以基本保持正常工作狀態,相反外界刺激強度太大,或持續時間太久,超過了一個人的心理承受極限,就會引起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紊亂,導致一個人出現精神心理方面的異常,甚至出各種心身疾病,嚴重的還會精神崩潰,染上各種精神疾病。

    本人在精神科崗位工作了近三十年,認為精神病專科醫院還是不錯的。目前國家對精神衛生投入和支援的力度很大,工作環境和患者住院條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觀,職工福利待遇也說得過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雖然與人民醫院相比待遇稍差一點,但是工作壓力少了很多,心理也應該平衡,畢竟你沒有人家那麼辛苦。

    此外長期從事精神科工作,看慣了精神病患者的痛苦和悲慘命運,心理健康意識自然有所增強,如果職工發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也容易被同事所覺察,診治也比較方便,相比其他群體,不容易走到精神病的邊緣。

    當然,這不是說在精神病工作,就一定不會得精神病,只是相對而言不容易患精神病。

  • 3 # 我說精神

    精神病院上班會受到影響嗎?

    我覺得影響是一定的,就好像精神障礙疾病中,有一種叫做感應性精神障礙,就屬於和精神障礙患者長時間在一起,受到患者的影響而出現精神病性症狀的一種特殊的精神障礙。一般脫離特定環境後會迅速恢復正常。按照這一點看,長期接觸精神障礙患者的精神科醫生和護士確實有可能受到影響發病。

    但我們的日常工作和專業知識,本身就是一種保護作用,幫助我們抵禦負面情緒和精神症狀的可能影響,而且在精神病院,科室內部也會常常討論收治患者的病情,這種討論制度本身也會釋放一些負面影響,相當於一次“同行督導”,對於醫生或者護士應對負面情緒的幫助很大。而這種同行督導其實幾乎每一天都有機會,所以才能保證精神專科醫院的工作人員遠離影響,遠離發病。

    那麼精神病院會不會有工作人員發病呢?

    這個當然會有,不管如何督導,每個人的接受度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性格和精神狀態也是不同的。比如前不久我們醫院一名老護士也是出現了抑鬱發作,在自己的科室也是住院治療了很久才調理好。

    再比如以前有一位老前輩,愛酒如命,最後因為酒精所致精神障礙辦理了病退,住進了戒酒科。其實這位老前輩是悔在了自己的酒癮上,在精神病院工作雖然對他依然有一定幫助,但不足以讓他遠離精神障礙。

    精神專科醫院其實也是普通的醫院,也行我們收治的病人有些特殊,但歸根結底都是疾病患者,是一群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 4 # 心理諮詢師金海老師

    確實有這種可能。

    人是一個思維複雜的生物。很多事情都不確定。比如小說《變色龍》,為保護自己的利益下,很多時候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立場。

    作為心理諮詢師或者是精神科醫生,有一個前期的精神介入,也就是說我們要去模擬心靈患者的思維情緒,還有思考他的生活經歷。簡單的說,我們要去根據他的描述去體會他的環境,他的心態,他的情緒,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思維,那麼反覆的去體會,也就造成了我們的代入感很強。

    比如說演員,有一段時間他需要有個空白期,空白期的目的就是要做回自己。那舉個例子,演員為了扮演好精神病人,就需要去觀察精神病人,然後自己就把自己當成精神病人,每天都對自己說我是精神病,我該有什麼表現,久而久之,有些言行舉止就會形成行為習慣。

    在精神病醫院,如果有你經常看到有一些精神病人會去吃屎,然後你又看到狗吃屎,你會不會產生好奇心理,去聞一聞自己拉的屎,順便去舔一舔。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為人有從眾心理,但周圍人都這樣做的時候,你會不自覺的帶入到這個群體裡面。

    比如說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有一群人去到醫院,每當打鈴的時候呢,就有一個人會站起,當然這個站起的人是託,接著又進去一個託,連續三四個人都這樣做,最後進來了一些觀眾他也會跟著站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生幹過最奇葩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