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與生活交朋友
-
2 # 遊夢居士
近現代戰爭引入了不少高科技,戰爭越來越看重武器裝備,而軍隊數量成為了次要因素。比如海灣戰爭,美國就以79人的傷亡戰績擊敗了擁有數十萬的伊拉克軍隊。但是在古代打仗的時候,以少勝多僅為特例,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要數量來決定勝敗的!
古人打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資訊成為了戰爭的首要因素,每一次戰爭的時候,都需要派出大量斥候偵查對方到底來了多少人?那麼斥候又是如何計算對方來的人數呢?有人說數數,古代軍隊打仗,人數少則幾千,多則幾十萬,如果斥候單純的數數,怕早已貽誤戰機。
《孫子兵法》雲“兵者詭道也”,所以每隻部隊都會誇大自己的統兵數量。在史書或者電視劇上我們會常見這樣的情況,帶著五千兵馬,就會說成5萬大軍。那麼,作為對手如何才能真正確定對方的兵馬呢?其實方法很簡單!
第一,就是看營寨駐紮。古代打仗講排兵佈陣、營寨格局、將旗兵令,大家在這一點的都是預設的循規蹈矩。例如三國演義中,劉備號稱七十萬大軍攻打東吳,陸遜看到劉備只有四十個營寨,就直言斷定兵馬不會超過十萬。
第二,就是看後勤了。古代的很多統帥都是看敵方的鍋灶數量來斷定有多少兵馬。最為著名的就是孫臏的減灶計,龐涓根據齊軍的鍋灶越來越少,就斷定了齊軍軍心已散,就貿然出擊,結果慘敗收場。
第三,直接看將領級別。這也是最為實際的看法,因為每個朝代職位跟軍隊編制都是有聯絡的。將領的官職,根據不同的官位,率領的兵馬數量也不一樣,根據統軍將領來看出究竟帶了多少兵馬!
所以在打仗期間,資訊至關重要,很多將領都是根據一些細節資訊來斷定對方虛實的,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滿盤皆輸!
孫子曰: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孫子兵法》中說得很明白了,人數不夠就要戰略性跑路。硬是要迎敵,只能完蛋。
《三十六計》中的最後一計也是走為上計。敵我力量懸殊,就要戰略性撤退,避開強敵,尋找戰機,以退為進。
面對強敵,要麼投降,要麼求和,要麼跑路。投降是完敗,求和是半敗,跑路是沒敗,還有轉機。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結晶,是對軍事思想和謀略的總結,是在歷史中不斷驗證而流傳下來的精華。
按照《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的說法,打仗時人不夠,要戰略性撤退,避免決戰,儲存實力,再尋找戰機,取得最後的勝利。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長平之戰是個反面教材。趙括在趙軍實力不及秦軍時,主動出擊,最後趙軍投降完敗。在處於劣勢之下,還選擇主動出擊,就是主動放棄了地利。秦軍主動引誘趙軍出擊,趙軍其實連天時也失去了。趙括同時失去天時、地利,以弱攻強,全軍覆沒,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趙軍選擇戰略性撤退,或許還有轉機。有人總是會說,趙軍撤退,秦軍長驅直入,會直接殺到邯鄲。我不清楚長平到邯鄲之間的地形,按道理來講,即使是像那些人說的一馬平川的地形,秦軍殺到邯鄲城下,那守邯鄲就行了。
邯鄲守不守得住,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之戰已經給出了答案。趙國在長平全軍覆沒後,仍能守住邯鄲,多了幾十萬生力軍,難道就守不住邯鄲了嗎?透過戰略性撤退,在軍事上抓住主動,同時為政治上爭取時間,重新合縱。
打不贏就得跑,儲存實力,不能撤退的理由其實都是藉口。戰略性撤退一般都是要捨棄眼前利益的,趙王本就是因小利與秦國打起來的,那時更不可能會將疆土拱手讓人或者出讓利益,求得各國支援。
彭越號稱游擊戰鼻祖,楚漢之爭期間,一直幫助劉邦襲擾項羽後方糧道。項羽派手下去打他,打不贏。項羽親自去打彭越,彭越就開溜了。項羽一直拿彭越沒辦法。最後彭越配合劉邦、韓信等,在垓下滅了項羽。
夷陵之戰時,劉備來勢洶洶,陸遜為躲避蜀軍銳氣,主動撤出山地,將地理劣勢留給劉備,自己佔據地理優勢,最後在兩軍僵持中發現戰機,大敗劉備。
土木堡之變,瓦剌也先面對英宗的大軍,也是先選擇撤退,誘敵深入,大敗明軍。後來在英宗退兵時抓住戰機,果斷出擊,活捉明英宗。
解放戰爭期間,彭德懷元帥更是將走為上計玩得淋漓盡致,連聖地延安都放棄了。最後慢慢玩死了胡宗南大軍,解放了大西北。
人數不夠,打不贏就跑,這是針對形勢太危急,來不及用別的手段,不得已而為之,同時要及時發現戰機,扭轉局勢。
項羽以三萬精騎擊敗劉邦五十六萬聯軍,就是因為及時抓住了戰機。
如果形勢沒那麼危急,人數不夠時,當然是要招兵買馬,或者在政治上好好博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