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志於道”,可以解釋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的境界。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與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這是教我們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至於是否做得到,是另一回事。正如大家年輕時剛出社會做事,都立志取得功名富貴。就以賺錢為目的來說,起碼也希望賺到幾千萬元。但立志儘管立志,事實上如今一個月只賺幾千塊。如果因立志幾千萬,只拿幾千元,“不為也!”不願幹回去好了!這說明立的志能不能實現,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孔子說,作學問要把目標放得高遠,這是第一個“志於道”的意思。
2.“據於德”,立志雖要高遠,但必須從人道起步。所謂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從道德的行為開始。換句話來說,“志於道”是搞哲學思想,“據於德”是為人處世的行為,古人解說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顯的,孔子告訴我們,思想是志於道,行為是依據德行。如果根據這裡的四點來分析《論語》中所講的道理,有許多都是“據於德”的說明。
3.“依於仁”,已經說過,仁有體有用。仁的體是內心的修養,所謂性命之學、心性之學,這是內在的。表現於外用的則是愛人愛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愛,西方文化的博愛。“依於仁”,是依傍於仁,也就是說道與德如何發揮,在於對人對物有沒有愛心。有了這個愛心,愛人、愛物、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擴而充之愛全天下。這是仁的發揮。
4.“遊於藝”,“依於仁”然後才能“遊於藝”。遊是游泳的遊,不是遊戲的遊,在這裡我們要特加註意,遊戲的遊是“辵”旁,這裡是水旁的游泳的遊,“遊於藝”的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孔子當年的教育以六藝為主。其中的“禮”,以現代而言,包括了哲學的、政治的、教育的、社會的所有文化。至於現代藝術的舞蹈、影劇、音樂、美術等等則屬於樂。“射”,軍事、武功方面。過去是說拉弓射箭,等於現代的射擊、擊技、體育等等。“御”,駕車,以現代來說,當然也包括駕飛機、太空船。“書”,文學方面及歷史方面。“數”則指科學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養,生活的充實,都要依六藝修養,藝絕不是狹義的藝術。原來繪畫是文藝,現在美術卻與文藝分開,越分越細,但也越分越窄。有人說科學分得如此細,走向一種病態了。舉例來說:有人鼻子不通去看醫生,鼻科醫生說也許受牙齒的影響,先到牙科檢查,然後放射科、神經科、心電圖各種查完,再回到原來的鼻科。這時鼻科醫生對病人說,你找錯醫生了,我是專門治左鼻孔的,你是右鼻孔不通,要找那一邊的醫生。這是用醫病來諷刺科學分類的過分。中國古代不這樣細分,凡屬六藝範圍的都是藝。
人生對於道、德、仁、藝這四種文化思想上修養的要點都要懂。這四個重點的前一半“志於道,據於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於仁,遊於藝”作為生活處世的準繩,是他全部的原則,同時告訴每個人,具備這些要點,才叫學問。如無高遠思想就未免太俗氣,太現實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厭煩。沒有相當的德行為根據,人生是無根的,最後不能成熟。如果沒有仁的內在修養,在心理上就沒得安頓的地方。沒有“遊於藝”,知識學問不淵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這四點統統要,後人對這四個重點都有所偏重,其實講孔子思想,要從這裡均衡發展。
1.“志於道”,可以解釋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的境界。這個“道”就包括了天道與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這是教我們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至於是否做得到,是另一回事。正如大家年輕時剛出社會做事,都立志取得功名富貴。就以賺錢為目的來說,起碼也希望賺到幾千萬元。但立志儘管立志,事實上如今一個月只賺幾千塊。如果因立志幾千萬,只拿幾千元,“不為也!”不願幹回去好了!這說明立的志能不能實現,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孔子說,作學問要把目標放得高遠,這是第一個“志於道”的意思。
2.“據於德”,立志雖要高遠,但必須從人道起步。所謂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從道德的行為開始。換句話來說,“志於道”是搞哲學思想,“據於德”是為人處世的行為,古人解說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顯的,孔子告訴我們,思想是志於道,行為是依據德行。如果根據這裡的四點來分析《論語》中所講的道理,有許多都是“據於德”的說明。
3.“依於仁”,已經說過,仁有體有用。仁的體是內心的修養,所謂性命之學、心性之學,這是內在的。表現於外用的則是愛人愛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愛,西方文化的博愛。“依於仁”,是依傍於仁,也就是說道與德如何發揮,在於對人對物有沒有愛心。有了這個愛心,愛人、愛物、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擴而充之愛全天下。這是仁的發揮。
4.“遊於藝”,“依於仁”然後才能“遊於藝”。遊是游泳的遊,不是遊戲的遊,在這裡我們要特加註意,遊戲的遊是“辵”旁,這裡是水旁的游泳的遊,“遊於藝”的藝包括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孔子當年的教育以六藝為主。其中的“禮”,以現代而言,包括了哲學的、政治的、教育的、社會的所有文化。至於現代藝術的舞蹈、影劇、音樂、美術等等則屬於樂。“射”,軍事、武功方面。過去是說拉弓射箭,等於現代的射擊、擊技、體育等等。“御”,駕車,以現代來說,當然也包括駕飛機、太空船。“書”,文學方面及歷史方面。“數”則指科學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養,生活的充實,都要依六藝修養,藝絕不是狹義的藝術。原來繪畫是文藝,現在美術卻與文藝分開,越分越細,但也越分越窄。有人說科學分得如此細,走向一種病態了。舉例來說:有人鼻子不通去看醫生,鼻科醫生說也許受牙齒的影響,先到牙科檢查,然後放射科、神經科、心電圖各種查完,再回到原來的鼻科。這時鼻科醫生對病人說,你找錯醫生了,我是專門治左鼻孔的,你是右鼻孔不通,要找那一邊的醫生。這是用醫病來諷刺科學分類的過分。中國古代不這樣細分,凡屬六藝範圍的都是藝。
人生對於道、德、仁、藝這四種文化思想上修養的要點都要懂。這四個重點的前一半“志於道,據於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於仁,遊於藝”作為生活處世的準繩,是他全部的原則,同時告訴每個人,具備這些要點,才叫學問。如無高遠思想就未免太俗氣,太現實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厭煩。沒有相當的德行為根據,人生是無根的,最後不能成熟。如果沒有仁的內在修養,在心理上就沒得安頓的地方。沒有“遊於藝”,知識學問不淵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這四點統統要,後人對這四個重點都有所偏重,其實講孔子思想,要從這裡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