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心室收縮產生強大的心室內壓,是心臟向動脈射血的主要動力。心舒張早期室內壓的降低,是心室血液充盈的主要原因。如心室停搏或發生纖維性顫動,將使血液迴圈停止而導致機體死亡;而如心房發生纖維性顫動,這時心房雖不能正常收縮,心室的充盈尚不致受到嚴重影響。當心率增快至每分鐘180次以上時,由於舒張期過分縮短,心室充盈不足,將導致心輸出量下降而出現心力衰竭。平時兩側心室內的壓力變動相似,但因右室壁較薄,其平均內壓僅為左心室的1/5~1/7。
心室每次射血並不會完全將血液排空,約佔舒張期末容積40%的血量,仍存留在心室內。心臟每搏輸出量與舒張期末容積之比,稱為射血分數。正常時大於0.5。存留的血量可看作是一種儲備。當心髒收縮力增強時,射血分數增大,而留在心室內的血量減少。在心室做最大力量的射血後,尚存留於心室內的血量,稱為殘餘血量。發生心力衰竭時,殘餘血量可大於每搏輸出量數倍之多。
心動週期中主動脈壓的變化 在心室快速射血期,由於射出血液的作用,主動脈壓突然上升(約達130毫米汞柱)引起主動脈管壁的擴張。隨著減慢射血期,由於射血速度減慢與心室舒張,主動脈壓開始下降。在整個心室射血期內,主動脈壓高於心室內壓的時間約佔50%左右。在舒張期內倒流的血液撞擊主動脈瓣而返回。動脈壓重新又稍有上升,使管壁稍行擴張,這是形成動脈脈搏中降波的原因。舒張期內較高的主動脈壓,使得血液在整個心動週期內持續不斷地向前流動。
心動週期中心房與頸靜脈壓的變化 人的左右心房壓力分別平均為7(-2~20)與4(-2~14)毫米汞柱。心房收縮時房內壓升高,形成a波,隨著心房舒張,其壓力下降。當心室收縮時,關閉的房室瓣凸入心房,又使房內壓升高形成C波(C波亦可缺如)。在心室射血過程中心室容積縮小,房室環向下移動,而心房容積稍增則導致房內壓降低(X降波)。以後隨著靜脈迴流心房的血量增加,房內壓乃持續地升高而形成V波,直到等容舒張期末為止。此時房室瓣開放,血液迅速進入心室,房內壓又下降(Y降波)。右心房的壓力曲線與左心房相似,只是波幅略低,V波重疊在靜脈壓力曲線的呼吸波上。吸氣時因胸內負壓增加以致大靜脈壓下降,呼氣時則大靜脈壓升高。心力衰竭患者頸靜脈搏動較正常人更明顯,即使軀幹與水平呈45°甚至90°時,仍可觀察到這種搏動。
由此可見,心室收縮產生強大的心室內壓,是心臟向動脈射血的主要動力。心舒張早期室內壓的降低,是心室血液充盈的主要原因。如心室停搏或發生纖維性顫動,將使血液迴圈停止而導致機體死亡;而如心房發生纖維性顫動,這時心房雖不能正常收縮,心室的充盈尚不致受到嚴重影響。當心率增快至每分鐘180次以上時,由於舒張期過分縮短,心室充盈不足,將導致心輸出量下降而出現心力衰竭。平時兩側心室內的壓力變動相似,但因右室壁較薄,其平均內壓僅為左心室的1/5~1/7。
心室每次射血並不會完全將血液排空,約佔舒張期末容積40%的血量,仍存留在心室內。心臟每搏輸出量與舒張期末容積之比,稱為射血分數。正常時大於0.5。存留的血量可看作是一種儲備。當心髒收縮力增強時,射血分數增大,而留在心室內的血量減少。在心室做最大力量的射血後,尚存留於心室內的血量,稱為殘餘血量。發生心力衰竭時,殘餘血量可大於每搏輸出量數倍之多。
心動週期中主動脈壓的變化 在心室快速射血期,由於射出血液的作用,主動脈壓突然上升(約達130毫米汞柱)引起主動脈管壁的擴張。隨著減慢射血期,由於射血速度減慢與心室舒張,主動脈壓開始下降。在整個心室射血期內,主動脈壓高於心室內壓的時間約佔50%左右。在舒張期內倒流的血液撞擊主動脈瓣而返回。動脈壓重新又稍有上升,使管壁稍行擴張,這是形成動脈脈搏中降波的原因。舒張期內較高的主動脈壓,使得血液在整個心動週期內持續不斷地向前流動。
心動週期中心房與頸靜脈壓的變化 人的左右心房壓力分別平均為7(-2~20)與4(-2~14)毫米汞柱。心房收縮時房內壓升高,形成a波,隨著心房舒張,其壓力下降。當心室收縮時,關閉的房室瓣凸入心房,又使房內壓升高形成C波(C波亦可缺如)。在心室射血過程中心室容積縮小,房室環向下移動,而心房容積稍增則導致房內壓降低(X降波)。以後隨著靜脈迴流心房的血量增加,房內壓乃持續地升高而形成V波,直到等容舒張期末為止。此時房室瓣開放,血液迅速進入心室,房內壓又下降(Y降波)。右心房的壓力曲線與左心房相似,只是波幅略低,V波重疊在靜脈壓力曲線的呼吸波上。吸氣時因胸內負壓增加以致大靜脈壓下降,呼氣時則大靜脈壓升高。心力衰竭患者頸靜脈搏動較正常人更明顯,即使軀幹與水平呈45°甚至90°時,仍可觀察到這種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