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繁華後的落寞

    秦朝之所以為暴秦,原因無非如下:

    一、驅民而使民無法生存。

    二、嚴刑峻法,草菅人命。

    以法治國沒有錯,但法又分輕重緩急,倘若以嚴刑峻法治理百姓,百姓勢必會反抗。百姓苦於勞役,又苦於嚴刑峻法。

    三、以一朝之力,建萬世之功,犯了急於求成的錯誤。

    萬里長城的修築是為了徹底解決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破壞,修秦直道是為了有效管理秦帝國和保障邊疆軍隊的後勤補給。秦始皇的戰略眼光沒有錯,他所做的一切都為秦之後的封建王朝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但秦始皇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以一朝之力,建萬世之功,從客觀上講,國力不允許,百姓也無力承擔。就像一個孩子,讓他年紀輕輕把兒孫的事情都要辦妥一樣,他無法承受這樣的負擔。一個時代只能幹一個時代的事情,太超前是絕不可以的。

    但秦真的一無是處嗎?不!

    秦的郡縣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也避免了諸侯王的擾亂,為國家地方行政區域的劃分開創了先河。秦直道是世界上古代第一條高速公路,為現代高速公路的鼻祖。秦始皇統一貨幣的思想一直被各朝代採用,圓形方孔錢一直使用到清朝結束。

  • 2 # 與生活交朋友

    秦朝是不是暴秦,與制度有關係嗎?

    制度就是統治階級的一把刀,有的人用刀救人,有的人用刀殺人。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那得看他怎麼用刀,而不能因為他拿著把刀,就判定他是好人或者是壞人。

    秦朝之所以是暴秦,歸根結底都是秦統治下的百姓苦。秦始皇在時,百姓敢怒不敢言,秦始皇一死,天下就不太平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國曆朝歷代都有興有亡,是因為制度變了嗎?還不都是因為使用制度的人變了。

    很多人喜歡用皇帝殺不殺功臣去平叛皇帝暴不暴,但是功臣不是天下的根本,百姓才是。所以古代有明君稱號的,都是善於收買民心的,讓百姓日子過得去的。有暴君稱號的,都是濫用民力,搞得百姓苦不堪言的。

    說秦是暴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說法,暴秦的說法是從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反而現在是有些人想為秦朝洗白。但是現代人的洗白,又怎麼會有古人有說服力呢。

    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已經說明了一切,誰會吃多沒事幹,會去冒險造反?秦要是不失人心,就算出來幾個野心家造反,也不會掀起浪來。最後各路造反的人,也是得民心的劉邦成了最後的贏家。

    任何東西都是有兩面性的,尤其是人,更是複雜,不是非黑即白。很多東西也都有個度,不用不好,過度使用也不好,都是要恰到好處才行。

    秦國用法家治國,法家用得好,可以幫他統一全國,用過度了,又會讓他亡國。法家就是個工具,就看怎麼用了。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前期用衛青、霍去病打匈奴,使他有雄才偉略的稱號。這個時期確實有那個資本,匈奴也欠收拾。但是後期,國力開始空虛了,漢武帝無視國力,用兵過度,便背上了窮兵黷武的名聲。同樣是對外用兵,結果卻是完全相反的。

    隋煬帝挖運河,修長城,建宮殿,大規模對外用兵,最後亡國了。隋煬帝乾的這些事,很多帝王都幹過,但最後亡國的只有隋煬帝。隋煬帝也是過了這個度,過度使用民力,自食惡果。

    李隆基前期有個“開元盛世”,後期又搞出來個“安史之亂”,這難道是制度的鍋嗎?

    秦為暴秦,與制度根本就扯不上關係。制度是死的,要由人去駕馭,駕馭不好就要翻船。隨著歷史的發展,制度也在不斷地完善,這也是為了讓人更容易去駕馭制度,讓制度給百姓帶來安居樂業,穩定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然氣半夜總停氣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