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字的二三事

    《紅樓夢》裡的太虛幻境有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單看字面意思,可理解為假成真時,真亦是假;無變為有時,有也是無。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將結合《紅樓夢》原文作一分析。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紅樓夢》裡有些情節以假亂真,虛實相混,在小說人物的刻畫上有所體現。

    怡紅院一姐花襲人,正如判詞所說“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給人的感覺,心慈面善,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背地裡的陰暗,鮮為人知。

    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眾人大醉,襲人趁勢把醉了的芳官扶在寶玉旁邊,形成寶玉、芳官同榻而眠的假象,她自己卻充正經在別處睡下。

    翌日一早,襲人沒事人似的,笑道:“不害羞,你吃醉了,怎麼也不揀地方兒亂挺下了。”這謊撒的,臉不紅,心不跳,還好意思笑。

    襲人說謊面不改色,泰然自若,想必已不是一次兩次了。

    其實,這是襲人除掉芳官的一招。王夫人的心耳神意潛伏在怡紅院,襲人這樣做就是想讓暗中窺探的人看到寶玉和芳官的“親密”,由他們悄悄告知王夫人,以此斬草除根,借刀殺人。

    在王夫人看來,戲子是狐狸精,芳官敢明目張膽“勾引”寶玉,王夫人自然容忍不得。所以,芳官被王夫人逐出賈府,襲人“功不可沒”。襲人的“賢”實際上徒有虛名。

    寶釵也是賢惠識大體的女子,她的金項圈和寶玉的通靈玉構成了金玉良姻一說。

    第八回,寶玉要寶釵的金項圈看,鶯兒在旁助攻,說項圈上的八個字是個癩頭和尚送的,必須鏨在金器上。寶釵不等鶯兒說完,就趕著讓她去倒茶,似乎寶釵有意避開金玉之說。

    第二十八回寫著,寶釵因薛姨媽對王夫人等提過金玉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元妃送的端陽節禮,獨寶玉和寶釵的一樣,這讓寶釵心裡很沒意思。

    事實果真如此麼?難道寶釵無意於金玉良緣?怎麼可能!

    第三十五回,鶯兒前腳到怡紅院打絡子,寶釵後腳跟來。見鶯兒在打汗巾子上用的絡子,寶釵來了一句“這有什麼趣兒,倒不如打個絡子把玉絡上呢。”配什麼顏色呢?寶釵先把大紅色、黃色、黑色依次數落了一通,最後選中金色,這不就是金絡住玉,拐彎抹角宣傳金玉之說嘛。至此,寶釵之心,在字裡行間昭然若揭。

    提到妙玉,我們會想到潔癖,那是真愛乾淨,劉姥姥吃茶用過的茶杯,她甚是嫌棄,有“劉姥姥用過一次,我妙玉再也不碰”的架勢。後來怎麼樣呢,落在泥垢之中,欲潔又何曾潔。

    事後才明白,不論襲人、寶釵還是妙玉,開始時都是假的,讀著讀著,她們的本來面目或者打臉的遭遇就顯現了出來,有真有假,有實有虛。

    一體兩面,同為一理

    第十六回“秦鯨卿夭逝黃泉路”,陰間的都判官說“自古人鬼之道卻是一般,陽陰並無二理。”

    關於陰陽,曹公借史湘雲之口說,陰、陽二字其實是一字,陽盡了就成陰,陰盡了就成陽。

    可見,陰、陽是同一事物的兩種不同說法,陰在一定條件下成陽,陽在一定條件下成陰。就如人鬼,生命有時是人,生命無時是鬼,生死是人、鬼轉化的前提條件,也就是一體兩面,這個時候是這一面,那個時候是那一面,看似是二,實則是一。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也可這般理解。

    假盡了就成真,真盡了就成假,其實真假同一;無盡了就成有,有盡了就成無,其實有無一體,類似於老子的“有無相生,高下相傾”“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也就是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

    真假、有無既對立,又統一;既涇渭分明,又能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蘊含辯證法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學歷且無技術的90後,自己創業好還是學技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