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公共安全是指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產的安全。破壞公共安全的行為是指故意或過失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安全的行為。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隨著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大規模暴漲,社會治安動態化的特徵日益突出,人民群眾對110報警服務工作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在110報警服務實踐中,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譬如報警電話號碼過多不便記憶、三臺分設容易重複浪費、各自接警難以發揮整體效能等等,直接影響和制約了110報警服務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為此,公安部提出,從2004年起,用三年時間,將全國市、縣級公安機關110、119、122“三臺合一”,以110為龍頭,建立一個集中統一、快速高效的應急指揮系統,實現統一指揮、快速反應。

    建立集中統一、快速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是現代警務發展的必然要求。現代警務機制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建立一個動態社會環境下有效控制違法犯罪的打控架構,做到以動制動,以快制快。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堅持集中統一指揮,決不能政出多門,令出多頭,分散指揮。

    建立集中統一、快速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符合中國的國情。110、119、122三臺分設,容易造成重複投入、重複建設,客觀上易導致人、財、物的浪費,使得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公安經費矛盾更加突出,這顯然不符合當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實施“三臺合一”,有效整合各方面資源,集中力量建設110,不失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上乘之策。

    建立集中統一、快速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是當前有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客觀需要。突發公共事件主要是指那些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重大社會影響,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包括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由於突發性使然,突發公共事件往往很難做到事前有效預防,這就要求必須做好事後應急處置,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突發公共事件給公眾生命財產帶來的嚴重損失。

    作為政府應急機制建設中的重要一環,110在與有關職能部門開展聯動,協調處理一些突發公共事件特別是緊急求助事務方面做了大量實踐,積累了不少經驗,也為建立應急機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目前,國內不少大中城市正在謀劃以110為依託,構建城市應急指揮處置機構。實行“三臺合一”,完善應急聯動體系,對於政府建立健全應急機制,更好地協調有關部門開展聯動,無疑具有重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對於公眾來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起碼,當人們今後遇到火災、交通事故的時候,再也不用為打119、122還是110費心思了,這一點也凸現了對公眾的人文關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長城》在豆瓣上評分低於《爸爸去哪兒》大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