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成雲社初心

    國學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

    這其實看父母怎麼選擇。

    父母如果是傳統的家長制下的家長。那國學再合適不過。

    如果是先進的開明民主家長,國學需要摒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則是博大精深的。

    很多古代經典因為太過“言簡意賅”,都可能被曲解。

    如同對“中醫”,對“國學”也不要盲目崇拜,教師的認知不同,一句經典可能講出很多意思。

    如果真對“國學”感興趣,可以從《古文觀止》入手,先感覺一下。

    ——來自不說廢話的心理教育專家[成雲社]~初心

  • 2 # 何殊我

    又一個把自己的情懷做成生意,然後打著傳統旗號來惑亂社會的例子。

    問一句:這種打著讀經、國學旗號,挑戰體制性教育,製造烏托邦的扭曲存在什麼時候可以少點,讓社會清淨點。

    注意!這裡面有倆有效資訊:一是王財貴,這個臺灣副教授,跑到大陸二十多年,打著復興國學的名義,推廣讀經運動。臺灣的發展有目共睹,而且在傳統文化保護和現代化轉化上有很多可資借鑑之處。兩岸文化交流對文化發展貢獻良多。

    但是泥沙俱下,過來的也不全是好的。陳安之的成功學是一個,王財貴的讀經運動也是一個。四書五經存在了千百年,裡面確實有真理,練練武術啊射箭射藝的、學學中醫養生的也是好事,但是讓這些完全成了青少年生活的全部,就有點啼笑皆非並讓人有點憤怒。

    拿王財貴來說,他在成長中能夠遇到傳統文化學者,拜牟宗三為師,具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在理解經典上面能夠與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稱得上是一個傳統傳統文化轉化的典型。所謂的讀經運動,也不過是他在社會轉軌過程中發現的一個商機而已,未必需要上升到那麼高的位置。而且讀經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是,讓別人來複制自己的人生,根本上就是對他人人生的一種藐視。

    二是東山書院的女創始人是記者,絕大部分記者是當成一門職業,尤其是現在社會發展帶來的壓力如此之大,記者越來越像一個敲門磚。可以看到,很多大媒體的從業人員,會利用自己的身份之便,尋找各種商機,有的是記者繼續做著然後再搞著別的,有的是合適的話立馬下海。東山書院女創始人與其說是受了王財貴感動,不如說是自己成為了王財貴的商業佈局的一環,網路搜尋東山書院的簡介,就可以在“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的網站看到。

    在他們的招生簡章中,直接列明瞭“熟讀王財貴教授開列的五大部經典、研讀牟學著作,對新儒家義理有基本把握”。至此可以斷定,這是王財貴的讀經教育的一個商業佈局,現在再有類似新聞,只不過為了配合招生做的一輪宣傳而已。

    讀經,有好處嗎?日常讀讀,看看是有好處的,在中國這個傳統頗為穩定的社會中,還有很多需要用到傳統的地方,文化涵養割捨不開。但是封閉起來,不讓接觸外界社會,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對於身心還在可塑期的孩子們來說,無異於扼殺生命力。去年,新京報有一個跟蹤報道王財貴讀經班學員的深度稿件《讀經少年聖賢夢碎:反體制教育的殘酷試驗》,裡面有一段描繪送孩子讀經家長的話: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最早的一批曾被“聖賢教育”吸引的家長們,如今已從狂熱支持者變成堅定的反對者。數十個微信群裡,他們每天都在討論,如何以消防安全、辦學資質、非法集資等理由向政府舉報,讓文禮書院關門。

    回答問題最後一半,傳統文化很多東西為我所愛,詩經、唐詩宋詞、聊齋志異、四大名著等等古典詩詞、小說、各類典籍只要讀進去了,都有引人入勝之處。但是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成為生活的全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柴油霸道3OOO怠速高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