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96806220335

    大家都為一個字“義”,為義氣而死。關羽、張飛都有萬夫不擋之勇。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的“長坂坡上一聲吼,”都傳為美談,可惜他們的死,都沒有死得其所。關羽敗走麥城,只帶十餘騎突圍,被孫權手下不知名的部將潘璋、馬忠抓獲。張飛在酒後熟睡之時,被其部將張達、範疆殺死。這和關羽、張飛過去的神威相比,顯得極不相襯。

    關羽之死,死在一個“驕”字上,驕者必敗,他看不起屢建功勳的老將黃忠,聲稱“不與老兵同列”。他看不起吳主孫權,對孫權為子求婚,不僅不允,而且還加以侮辱,竟然說:“吾虎女焉能配汝犬子!”他看不起同僚糜芳、士林,聲稱要同他們算賬。他更看不起東吳年輕將領陸遜,呼之為:“小兒”,甚至軍師諸葛亮,也不在他的話下,開始不服,牢騷怪話,後來諸葛亮露了幾手,他才不得不服。在關羽眼裡,只有一個兄長劉備,頂多還有一個義弟張飛。因此,他的視野非常狹窄,肚量小得容不下人,最後眾叛親離,力竭身疲,不得不束手就擒。關羽一死,孫權與劉備的蜀吳聯盟破裂,不僅張飛、劉備跟著去死,而且蜀亡之勢已不可逆轉,雖則諸葛亮力挽狂瀾,也無力迴天。由此看來,關羽一死的連鎖反應,所造成的一系列損失,是極其嚴重的。

    張飛之死,死在一個“躁”字上。他性子急躁,稍不如意,就對部下出氣。加上酗酒,酒後更加肆無忌憚,動輒鞭打部下,遷怒於人,好逞威風,不講道理。終於自食其果,被部將所殺。

    關羽死於驕,張飛死於躁,都是致命傷。所以說,戒驕戒躁,乃至理名言。再深入一步探討,還可以認為關羽張飛都是死於自己之手。如果關羽戒驕,張飛戒躁,縱有幾百個潘璋、馬忠、張達、範疆之流,都不是關、張的對手。正如明代呂坤之言:“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誰能亡自?”如此說來,殺死關羽張飛的最兇惡的敵人,正是他們自己。頭腦中的驕與躁,正是致他們於死地的元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用英語應該怎麼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