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深的呼吸淺淺的笑
-
2 # 美羊羊嘛嘛
形形色色的小零食有時候大人也會忍不住買著解解饞,更何況對於完全沒有誘惑力的孩子呢?可以跟孩子事先講好,答應他買一個小零食。如果不講信用,下次會什麼也沒有。現在小孩都有零花錢,可以讓他自由分配,但父母一定要給孩子講清楚了,花完就沒有了,而且講明那些零食不利於身體的健康。可以舉例說明,這樣讓孩子更能清楚的認識到零食的危害。
-
3 # 曼媽成長記錄
我上小學的時候,路上總能看到推著三輪車的小販,賣一些漂亮的本子,貼畫什麼的。也有街邊的小賣部,賣糖果、汽水和小零食。放了學逛一逛,買點小玩意,回想起來,是一種很悠閒、自在的體驗。
如今當了媽媽,心境不一樣了,看到這些小販就特別警惕。我覺得主要是討厭那種被脅迫的感覺吧。
小商販為了賺錢,肯定要到最有商機的地方擺攤,這個我們控制不了。家長如果怕孩子見啥要啥,就禁止孩子買東西或者不給零用錢,我覺得容易適得其反。
孩子每天看到卻得不到,使得一些很平常的東西倒成了巨大的誘惑。我覺得類似的情況,都可以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處理。
其實只要食品衛生沒問題,價格不是太離譜,不用糾結為難,跟孩子約定好規則,適當的滿足孩子吧。
-
4 # 克里斯兔
小孩子想買是正常的,關鍵看家長怎麼給孩子養成的習慣。我們也經常逛商場,逛玩具反斗城,但沒有特別的情況,是不允許買東西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規則,所以不會提過分的要求。主要看家長有沒有決心來幫助孩子養成。
現在小學門口有很多賣吃的和玩具的,小學生放學就喜歡去逛,然後就就想買東西,作為家長,就是要教育自己的小孩不能買(別人的小孩管不了,我有時覺得,如果大家都管好自己,就用不著有管別人的人了,是否挺理想主義的)。
不妨可以給小孩買過一次,回家後開始“講道理”。主要是將校門口小攤和超市進行比較,得出結論,要買超市的,不賣小攤的。小孩覺得挺有道理,就達成了口頭協議。 從那以後,就要自覺地履行諾言,我們家的小區就有超市,只要小孩想買,就帶她去超市。小孩那時對錢剛有了點概念,我曾偷偷地發現,小孩將一包東西拿起來,看了看價格,又放了回去。我知道小孩喜歡,就過去將它放到購物欄中。那價格有10多元,比校門口的5毛、1元,貴了不知多少倍。10多元,在小孩看來可是個大數目。 從那以後,小孩也自覺地履行著諾言,從來不買校門口小攤上的零食。記得後來,小孩的幾個同學,因為住在同一小區,經常坐我的車接回小區。那可是每個同學都是兩手都拿著零食,一上車,就把整車搞得香噴噴的。不要說小孩,就是我,有時肚子餓的時候心裡也特別想吃的。但小孩做到了,這麼多年下來,從來不買。再後來讀初中,雖然住校了,也能堅持不買校門口小攤的零食。高中的校門口有了超市,更方便了。
這件事,對我的印象特別深,我驚歎小孩的自制力的同時,也驚歎“講道理”的力量。這件事,不僅教育了小孩,也教育了我。它使我感覺到,小孩是最喜歡、最希望講道理的。我還由此推斷,處於相對“弱勢”的人都希望講道理,不講道理的都是那些相對“強勢”的人(這和此前以及此後的博文觀點一樣,也是一種直覺,沒有理論根據的)。
要是那個家長埋怨自家小孩不講道理,十有八九是家長平時很少與小孩“講道理”,等到小孩開始真的不講道理了才與她/他“講道理”。我這樣說,有些家長可能不願意聽,不過我說的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