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小海羅

    通常情況下,論文發表一般可以有3-6名作者,沒有最多的上限。如果所投雜誌或者所在單位有特殊要求的,要按照雜誌和單位的要求來安排作者數量。

    如果只有一個作者,就不需要et al了。如果你引用的文獻有兩個作者,普遍接受的寫法是兩個作者的姓都要寫上:Smith and Zhang (2008) reported… 三個或更多作者的時候,除非期刊關於列出幾個作者有特別規定,只需要寫出第一作者 + et al.

    中國作者在這方面容易出現的一個錯誤是用全名,尤其是在提到中國作者的名字時。用中文寫論文時可能這種寫法是普遍接受的,但是要記住用英文寫的時候只要姓就可以了。

    另一個常見錯誤是姓和名混淆,這可能是因為英文里名在前,姓在後,和中文習慣相反造成的。比如John Smith,John是名,Smith是姓。但是也有時會寫成”Smith, John”,中間有個逗號,那就是前面是姓,後面是名了。查閱文獻的時候,如果你看到的是文獻的全文,作者名字都是完全顯示出來的,那麼一般就是名在前姓在後了;如果你在資料庫,比如Pubmed裡檢索到摘要,那通常是姓是全拼出來的,而名字只剩縮寫了(Smith J)。

    其實,引用文獻不一定要提到作者的名字。如果每句話都加上作者的名字,會影響文章閱讀起來的流暢性。儘量少用或不用,既節省了字數,又不用擔心寫錯作者的名字,是更值得推薦的做法。只要你正確引用了文獻,作者的名字不一定非要出現在論文中。

  • 2 # 哎喲喂聽說

    學術論文的署名問題大致分為二種情形,即:單個作者論文和多作者論文。後者按署名順序列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

    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實際貢獻最大的列為第一作者,貢獻次之的,列為第二作者,餘類推。註明作者所在單位同樣是為了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絡。  

    學術論文的標準: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

    學術論文應提供新的科技資訊,其內容應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而不是重複、模仿、抄襲前人的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脹氣飲食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