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
2 # 心理學的日常
舉兩個最常見的例子,親人去世和失戀或者離異。
親人離世是一種喪失,如果是父母離世,這種喪失會尤為明顯。簡單點說就是,以後任何一種喪失情境都會喚起人心中的這種失去感。通俗點說就是沒有著落。
失戀的體驗也是一種喪失,但是和親人去世又有所不同。失戀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會在心理層面產生不良的影響。
比如,如果是過失方,是因為你的過錯導致親密關係的破裂,那麼就會陷入一種內疚感,這種內疚感會一直存在,直到得到對方的諒解。
非過失方可能會產生一種憤怒感和羞愧感:你憑什麼離開我,我哪裡不好。表現在行為上可能是摔東西或者是哭泣。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這種情緒或者是發洩出來,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
在認知層面會產生一種短暫的認知失調。
在情緒情感上會陷入一種傷心的情緒不能自拔,更有甚者在分手最初會感受到“心疼”。
不僅在心理層面會造成影響,還會影響一個人的生理和行為,表現為不想吃飯,或者是變得不自信,對自己的外貌、能力等各方面產生懷疑。
如果你覺得我在一本正經的胡說,請批評。
你的生命應激反應通常是自動的可預期的,無法用意識加以控制的內建反應,然而許多心理反應卻是習得的,他們依賴於對世界的知覺和解釋。
生活環境的重大改變,是許多人產生壓力的根源,即使這些事件是受歡迎的,比如彩票中獎後得到提升,他們都會對你的生活常規產生重大改變,你需要去適應新的要求,比如,孩子的出生對於新婚夫婦的生活是一件大喜事,但它仍然是一個重大的壓力來源,將會導致婚姻滿意度的降低,因此當你試圖找到壓力同生活變化之間的關係時,你必須同時考慮積極和消極的變化,生活事件對隨後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響是一個重要的研究目標,它開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展出了一套社會再適應量表,用於簡單的衡量各種生活變化所需的適應程度,量表源自成人的反應,他們被要求從一系列的生活變化中識別出自己所經歷過的事件,結婚被隨意賦予五十單位的生活改變值,這些成人將其他事件同婚相比較,然後給出每個變化所需要的再適應素質,然後研究者計算出每個人經歷的生活變化單位的總值,這些單位被作為個體所經歷的壓力總量的量度。
社會再適應量表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進行了更新,研究者使用了相同的程式,要求參與者比照對生活事件的壓力進行評估,在這次更新中,評估筆記原始值上升了45個百分點,這就是說,參與者在九十年代體驗到的壓力水平,總體上高於他們六十年代的同輩人,而且九十年代的女人仍報告說她們比男性體驗到更多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