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主婦知道了
-
2 # 牽你的手慢慢走
青春期,是指14~21 歲,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和情感成熟到一定程度,開始透過精神的作用發展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力,此時孩子以“思考”來學習。
每個孩子都想看到真實的父母,然而,我們大多數父母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講道理講的頭頭是道,"看手機,對眼睛不好",自己卻刷個不停,"早睡早起身體好",自己卻天天熬夜,"要尊老愛幼",自己卻經常打罵威脅孩子,婆媳不和,等等。可能孩子頭腦裡懂很多道理,卻無法落到實處,因為父母沒有教會他如何與家人更好的相處。
講道理只是頭腦知道,從知道到做到這中間要經過很多很多的努力。父母自己都做不到,又憑什麼要求孩子呢?就算父母說的天花爛墜,也是沒做到,不是嗎?
所以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怎麼能做到和父母和諧相處呢?
看似是青春期的問題,其實是在這之前孩子還沒開始探索自我,問題沒暴露出來而已。如果前面親子關係處理好了,後面問題不會太大。
-
3 # 落葉茶心
有一種冷是媽媽認為的冷。如果說我們的孩子出現的這種冷漠,無形之中也給我們家長一些反思:小時候孩子聽你的話,是一種權威,一種需要,那麼青春期是一種對家長對自己的一種遲疑,她認為自己長大了,獨立了,有自尊了,但家長還是把她當作沒有長大的孩子,還要繼續扮演約束管教的角色,此時此刻此地已經行不通了,她會用沉默 不理睬 發脾氣來與家長對抗,爭取她的自由 自尊 自立。作為家長我們自己需要認同孩子的這種成長,接納孩子這種現象,進而一起面對其間帶來的諸多問題,共同商量,找出辦法,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尊重孩子的態度,平穩孩子的情緒,而不是一味的認為是叛逆,一味的打壓。這需要家長的格局,家長的進步,家長的一起成長---
-
4 # 尹玉花中醫院姜楠
為什麼孩子對親人冷漠,主要是因為孩子在親人那裡得不到想要的愛。我的學生總是向我抱怨父母不能理解她,總是讓她學習學習。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向家長訴苦。家長還會覺得老師都是對的,所以漸漸的孩子就選擇不和家長說太多。其實孩子想要的很簡單。所以家長應該學著傾聽,學會傾聽。這樣孩子慢慢會和親人關係很融洽
-
5 # 極客數學幫
青春期的孩子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加之學習壓力增大,在心理和行為上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讓人費解的表現。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充滿了矛盾。
首先,成長髮育的旺盛會導致個體生理的不平衡。從相貌和體形上看已經接近成年人,但是身體活動的耐久性、技巧性和靈活性等方面都需要現實的磨礪。
其次,性生理的成熟和性意識的覺醒,使得孩子們內心渴望與異性交往,渴望接近、關注、研究異性,想象與異性交往的美好,但是學校和家庭都極力限制男女孩子的接觸。
第三,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已經接近成年人,甚至在個別方面超越了成年人。他們蓬勃向上的勢頭十分強進,彰顯著年少張狂的特點,而成年人基於自己的社會生活閱歷,對孩子的言行不屑一顧。
第四,學業負擔日漸加重,本來接近成熟的孩子,應該有能力獨自處理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不必再由家長做過細的監管和指導。但是在小學階段孩子們常常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家長佈置的任務,所以到了中學階段,家長與孩子都在延續小學階段的做法,長幼之間的矛盾會愈演愈烈。
如此種種的矛盾,對一個剛剛十幾歲的孩子來說,無力與家長和教師抗爭,往往選擇逆反、沉默和自閉。孩子對人對事的冷漠,可能是生理的發育、個性心理和外部壓力綜合作用的結果。
-
6 # 夏天205986731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覺的自己是個大人了,要求外界把自己當成人,雖然身高是成人,但心智很不成熟 ,沒有成年人的閱歷,成人能獨立完成的事還不能獨立完成。看見家庭和親人不把自己當獨立的人,很生氣,這就是青春期孩子和家庭及親人的矛盾!我家孩子也處在青春期,幾乎是天天吵,雖然是自己一天小心翼翼,儘量避免矛盾,但有時也難免戰火紛飛。
回覆列表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變化,其實是很多孩子性格長成的一個階段,個人開始形成自己的思維意識,個性,同時也對這個世界形成自己的疑問和看法,表現出叛逆、自我,這時孩子往往無法消化自己內心所衍生的大量資訊,使他們憂慮,煩惱逐漸變得傾向於一個人思考沉默,封閉,心事只跟自己信任的朋友交流(因為大家都有這樣的問題,所有“朋友們”才跟自己是一夥兒人),而對於父母,反而她們會覺得跟父母交流無用,因為自己已經變了,而父母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當成以前的自己對待。
這樣久而久之也將形成他們的性格。
對身邊朋友冷漠就是這個過程的一種表現,而往往女孩比男孩表現地要明顯,女孩心思比較含蓄,更需要擁有自己的秘密,“秘密”是針對父母而言的。孩子們對身邊的人冷漠,恰恰是因為這些人對自己太瞭解了,所以孩子們會感覺很不自在。於是出現了性格突然的轉變,把自己鎖在房間裡大門不出,也拒絕跟父母交流。
父母們應該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緒動向,但過程又要做到對孩子絕對的尊重,做到多交流少“管”,因為“管”的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之心,免得四目相對,一發不可收拾。
在尊重孩子的同時,父母自己的觀念也要轉變,孩子長大了喜歡做什麼,父母應該深入孩子的喜好之中和他們打成一片,成為“同道中人”,一面打入孩子內心使其放下戒心接納你這個“老隊員”,一面也可以為他們保駕護航。叛逆期切不可對孩子強行扭轉,哪怕孩子絕對是錯的,父母也要少“管”多和她站在一邊,因為只有那樣孩子才會有可能聽你的,然後悄悄引導,循循善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