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女性健康微課堂

    心肌梗塞患者度過了危險期後,除按醫囑服藥、注意休息、做好自我保健外,在日常飲食營養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總熱量的攝人:要限制飲食總熱量,以控制體重允許進食適量的瘦肉、魚類、水果等。經常保持胃腸道通暢,以防大便時因過分用力加重病情。

    (2)補充維生素C 和微量元素: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獼猴桃、草莓、新鮮大棗、西紅柿等。微量元素中的碘、鎂對降低血清膽固醇有重要作用,可減少膽固醇和鈣鹽在血管壁內的沉積: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

    (3)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日常飲食應以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作烹呼叫油。應避免食用過多的動物脂肪及含膽固醇高的動物內臟,同時宜多吃豆製品。每日膽固醇的總攝人量應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4)限制食鹽:食鹽過多,可使血容量增加,從而直接增加心臟負擔。因此,心肌梗死的病人每日食鹽量應少於4克。

    (5)少食多餐、食物細軟:平時要吃半流食和易消化的軟食,同時,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多,一日進餐4-5次。否則會由於腹部脹滿,腹腔器官血流相對增加,從而反射性地使冠狀動脈血流相對減少,極易誘發 心絞痛 、心律紊亂、心力衰竭 ,或加重心肌梗死的程度,甚至還會引起猝死 。

    對於心肌梗塞病人,要掌握防治心肌梗塞的方法,以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和恢復工作能力。心肌梗塞恢復後,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藥或調整用藥。如又再現心絞痛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防止再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這是什麼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