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經的自媒體
-
2 # 壹條電影
事實上對於一部電影的評價本身就是一個極為主觀的問題,並不存在過譽與否這一說。在看完《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之後,我翻看了一部分網上對其評價不高的影評,發現大家對於電影《你的名字》中的批評大體集中在其中幾個方面。
一是男女身體互換的梗稍顯老套。生活在東京的男孩瀧和在鄉村長大的女孩三葉女互換身體,這其實是電影《你的名字》中所有情節設定的核心基礎,但是這個梗的使用其實在近幾年的影視劇當中並不少見。比如比較有名的韓劇《秘密花園》、美劇《與冤家約會》、《互換身體》等,以及在今年十一黃金檔上創下10幾億票房的中國產電影《羞羞的鐵拳》都是運用了這一題材。
雖然這一題材本身並不新鮮,但是在看的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新海誠導演聰明的意識到了這一點,“男女互換”的設定雖然單薄,但是他又把故事加上了一層“時空錯位”的手法。
三葉和瀧的生活的時間其實是不同步的,而二者之間三年的時間錯位也成為本片中最大的伏筆,直到發現“整個小鎮在三年前就已經滅亡”這個劇情時,觀眾才恍然大悟,而瀧與三葉之間的互相找尋從開始就是一個悲劇,這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和觸動。
另一方面,也有評論者認為新海誠的格局意識還是不足,認為他總是過於執著於小清新和愛情情感方面,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也有失偏頗。導演新海誠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談到過他這部片子的靈感來源,《你的名字》故事靈感其實是來自於一首和歌的歌詞:“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除了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外,他也一直在有意無意間為我們展示距離和人與人在災難之後的溫暖感這個概念。
但除了這些意見之外,絕大部分人都對《你的名字》電影中的場景畫面和BGM配置讚不絕口。作為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中延續了一貫的新海誠的唯美畫風,每一幀都非常精美。而電影中的音樂部分更是邀請了RADWIMPS進行創作,BGM也是這部片子的加分項之一。總體來說,《你的名字》絕對算是近幾年動畫電影中一個出色的作品。
-
3 # 曉娛
這個問題,要看從什麼角度來看待。
如果是從電影本身的情節來講,的確是有些過譽了。
新海誠的電影,總是以“錯過”和“即將錯過但事實上沒有”為主題,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鮮明的個人風格,對於新海誠來說,《你的名字》這次加入了“宿命”“時空穿梭”等新的情節,但其實仍然不免落入俗套,許多老片就已使用過類似“互換身體”和“互換生活”的套路,所以這些敘述和情節上的創新,只是對於新海誠而言的。
全片敘述方式和劇情的安排是很巧妙,但自始至終將二人的相遇及錯過蒙上了一層神秘魔幻的“命運”色彩。彷彿一切皆是“命運的安排”。在男女主角感情的安排和鋪墊上,我認為其實彼此之間並不能稱為是“愛情”,情節發展到最後,更像是知根知底的好友互相的“救贖”,更多的是一種患難之情。
另外,我個人認為,片尾的重逢情節太過明顯,不夠含蓄,不過,這可能也是新海誠自己做出的一些突破和一定程度上對於主流的妥協,畢竟觀眾還是喜歡大團圓的結局。
眾所周知,日本的動漫產業極其發達,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新海誠之前已有《言葉之庭》《秒速五釐米》等等名作,水準已有所保證,加之國內動漫大多尚未令人滿意,復興之路漫漫,所以自然而然,當人們一看到此作誕生,就有很多的讚美之聲隨之而來,但脫去這些讚美,從實質上來說,《你的名字》是一部好的作品,但它的確沒有評論聲中那樣的完美和無懈可擊,只可以說是新海誠的水準之作。
回覆列表
我覺得還好,說到底這是個愛情故事,緣分!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裡面許多畫面有製作的十分唯美,但《你的名字》感覺就像《大聖歸來》一樣一樣的,感覺不錯但難以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