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邪門正道

    崇禎皇帝誅殺閹黨是否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本人行文風格比較輕鬆,勿見怪)

    是的,閹黨的確是明朝滅亡的一大“功臣”,但客觀的講,此時崇禎皇帝誅殺了閹黨實際上是自己害自己,害了大明。

    何謂也?所謂閹黨,就是一個殘疾人組織(閹人和腦殘),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宦官(宦官非太監,太監只是宦官首領),宦官因為“那個”被割了,所以心裡多少有些黑暗,其中閹黨首領魏忠賢就是其中典範,禍害一下民眾,實屬正常(精神疾病患者)。

    但相比那小小的搜刮民財之類,閹黨的確為大明做了一大貢獻—牽制東林黨。

    No.1 閹黨的貢獻—牽制東林黨

    東林黨是什麼?書呆子組織,明末強大的官員結盟勢力,可以說,自從打敗對手齊楚浙三黨以後(有分散人心的方法),無法無天,權力很大。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必然規律—君權(崇禎)、相權(丞相在朱元璋時期就沒有了,預設為東林黨)、宦權(閹黨)必須平衡,如果不平衡,那麼這個國家也就是個半廢品了。此時的東林黨,權力過大,平衡就要被打破了。

    這時三黨殘部與“三級殘廢”們結盟,形成閹黨勢力,挺身而出,牽制東林黨,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明朝滅亡,延長了大明壽命。不過崇禎帝雖然勤政,但還不懂事,知道閹黨是壞人,因為他“非黑即白”的思想,把魏忠賢搞蒙,然後剷掉,幫東林黨做了一件大“好事”。就這樣,平衡又破壞了。

    雖然後來閹黨掛掉了,東林黨還在,但是在短暫時期內可以說做出了極大貢獻。

    接下來,我們為閹黨正一下名。

    No.2 明亡於什麼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會陷入一個誤圈—明亡於閹黨。

    這的是這樣嗎?其實並不然。

    史書雲:明亡於黨爭。

    我雲:黨爭非起於閹黨。

    非起於閹黨,那時起於何時?

    起於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的鬥爭。東林黨和三黨之間的鬥爭,相當激烈,也就是“書呆子協會”(東林黨)和“老鄉會”(齊楚浙三黨)之間的鬥爭,場面相當激烈,常常鬥得你死我活,搞得朝廷內外烏煙瘴氣,那時,估計閹黨連配角的機會都沒有(可能還沒出世)。

    No.3 論東林黨和閹黨本質

    之前說過,東林黨和閹黨一樣,也就是一群讀書人和殘疾人為了牟活路找到自己的黨組織,以求庇護。其實他們本質也就是如此。大家不必驚奇,歷史往往超出你的想象。閹黨和東林黨僅有的區別是,一群是身體+心理殘疾的人(閹黨),一群是心理殘疾的人(東林黨)。還有一點就是,閹黨是從大明而生,自大明而死,東林則長壽一些,從閹黨前而生,自清朝而死……

    不過,再挖一下,就是東林的危害可能大於閹黨!

    歷史往往不如你所料,驚訝吧。

    No.4 論閹黨的危害

    到這裡,編編創作欲大增,那就辯證地再分析一下閹黨對大明的危害吧。

    你們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個男人,而“那個”被割了,你心理會被扭曲嗎?答案是肯定的。

    那群三級殘廢(保守地說)心裡不黑就不正常了。好不容易撈到個地位,不再好好撈一把錢嗎,反正皇帝大人也不缺錢。更何況,還遇到一個不管事的“好皇帝”木匠朱由校,於是乎,搜刮民財就成了閹黨成員的家常便飯……

    話說回來,換做一個精神正常的人,也會撈錢的。

    大明王朝經過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的鬥爭,再以烏煙瘴氣,再出來個“九千九百九十九歲(魏忠賢,因為被閹了,成不了萬歲……)”一折騰,大明王朝就沒幾口氣了。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就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創造力是靠“工匠精神”嗎?為什麼要推行,“工匠精神”?你認為那些代表傑出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