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松鼠老孫

    在科幻小說裡面,我們看到很多用機器人去探測宇宙的設想,科學家們和工程師們也正在做這樣的努力。但是我們的目的是要尋找外星文明,這樣的話就必須要去尋找適宜智慧生命居住的類地行星。

    所以類地行星就是像地球這樣質量不太大也不太小,離太陽不太遠也不太近,擁有水、大氣和磁場的行星,當然,如果要適宜居住的話,還會有更多的要求。我們太陽系就有8個行星,有的離太陽太近,上面沒有液態水。有的離太陽太遠,溫度太低,大多數物質甚至氣體都處於冰凍狀態。液態水,可以支援非常準備繁多的化學反應,這是我們這種生命所需要的。大氣層和適當程度的磁場可以阻擋來自宇宙的高能射線,因為這些射線能夠破壞生命的細胞、DNA,產生有害的變異,無法延續後代,甚至導致生命本身的死亡(這也就是為什麼頻繁的高空飛行對身體有害,以及沒事兒不要去照X光,要遠離實驗室裡的放射性物質)。

    類地行星有生命存在的堅實的基礎,至少在地球上如此。碳元素在自然界中(在液態水中)可以合成近乎無限的分子,從而能夠支援複雜的生命活動。因此,碳基生命是我們尋找的首要目標。以矽為基礎的生命,或者機器人型別的,自然產生並且能夠進化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所以實際上我們是以自身為樣本,考慮我們現在所理解到的物理、化學、生物知識,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類地行星上的碳基生命的活動,會改變大氣層的某些氣體成分,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分子。透過觀測大氣層中的氣體成分是否存在異常,可以推測那裡是否適合、已經有生命存在。相比之下,其他型別的行星上面要想產生生命,可能性顯然要小得多。

    如果某個行星上有一顆衛星、機器人,在天文尺度上,我們很可能根本就無法發現它,除非那裡有一個非常大型的機器人工廠。因此,在科幻設想中,雖然我們可以用機器人去探測未知的宇宙,但是目前的階段,天文學家還是以尋找類地行星為主。

  • 2 # 使用者4449921525

    類地行星是為了找和人體有相似點的炭基生命體。只從現實角度出發,如果尋找機器人等其他型別生命體,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對宇宙展開遍歷調查,這些生命體的生存條件什麼的我們不知道,生存方式更是不懂。無從調查,只能遍歷。類地行星不一樣,我們可以從自身已知的條件,從遠方進行觀察。這樣簡單很多而且耗資比遍歷不知道要好到哪去了。

  • 3 # 萬有引力號

    你覺得科學家找外星人是為了啥?為了跟他們說你好嗎?我們人類,地球生物,大多都碳基,那麼外星人完全可能是硫基或者磷基等等。我們覺得20°適合人類居住,沒準外星人覺得,沃日,才20度太冷了,我們適合額溫度是200度。但是,類地星有一個最好的有點,那就是沒準科技發達,有朝一日,我們可以移民可以殖民。想象一下,如果一個星球,都是300度的天氣,我們去了有啥用。也住不了啊

  • 4 # 看風景的蝸牛君

    題主這個腦洞很有趣啊,關於“外星生命”這回事,從來都是無比吸引研究的話題。科學家在搜尋外星文明的過程中,的確更關注那些類地行星。這是因為目前對生命的定義是依賴於地球生命的經驗的。說起來這是個很無奈的思路,因為如果無休止的開腦洞的話,那麼“搜尋外星生命”這回事根本就無從做起。

    舉個例子來說,有人認為身邊的一塊石頭就是生命體,只是它的行動太過緩慢,幾萬年才會有明顯動作,你會怎麼想?還有人說整個地球或是宇宙都是一個生命體,我們不過是生存在這些巨大生物體內的小生物。亦或是,有人認為我們其實都是生存在模擬程式中,就像駭客帝國一樣,每個人大腦上都插著一根電極。通常情況下,很大機率你會嘲笑他們腦子有坑,但你如何去反駁他呢?這種可能性真的完全不存在嗎?

    其實題主說到的可能性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那就是矽基生命。大家都知道,目前地球生命是以碳元素為骨架存在的,也就是俗稱的碳基生命。桂和碳在很多化學性質上很相似,因此有科學家猜測矽基生命體也有可能存在。而我們目前的半導體工業就是建立在矽元素基礎之上的,將矽基生命稱為機器人也未嘗不可。

    可是如果要去一個一個驗證這些腦洞,那麼我們的資源將會被大量消耗掉,但基本得不到的什麼收益。在資源有限、時間也有限的情況下,依靠地球生命的樣本去搜尋其他的外星生命,是一種最有可能找到生命的方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不能吃的水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