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心智玩家

    我一直認為,在我們眼睛能看到的儒、釋、道的有字經典之外,還存在著兩種更重要的經典。

    一種經典是我們人的身體,用《西遊記》的話來說,就是「無字真經」。儒、釋、道的全部有字經典,最終都為了幫助人讀懂自己這部「無字真經」。

    還有一種經典就是那些讀懂了「無字真經」的人的經驗、體會,這些經驗、體會就在華人的日常用語中,流傳了下來。

    比如:心想事成,就是由那些讀懂了「無字真經」的人流傳下來的一種體驗。

    但是,對於很多讀懂「無字真經」的人來說,「心想」,卻是必定能「事成」的。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要明白一個道理,這裡的「心想」並不是平常心理狀態下的心想,那樣的心想都是妄想,要是妄想能事成,這個世界不就亂套了嗎?

    「心想事成」的「心」,並不是人的平常心理狀態,而是經過「心智系統轉換」以後,第二套心智系統的心理狀態。

    一個人的心智系統轉換入第二套心智系統以後,就由內在意識主導心智系統,「心想事成」就是內在意識在「想」。

    內在意識的「想」與人平常所用的外在意識的妄想,可不是一回事。「想」字本身,就是對內在意識“想”的一種象形。

    我們看上圖這個金文的“想”字,上半部是個“相”字,就是「仔細看」的意思。現在很多方言中,還保留這種用法,比如,浙江寧波話中就有「相相看、相一相」的說法,都是「仔細看」的意思。

    下半部是個“心”字,這個“心”字很妙,大家仔細看,這是個中間加了一個小點的“心”字。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過,甲骨文那個時代造字有種規律,相同的字形,開放結構加三點,封閉結構加一點,都是用來表示另外一個重疊結構世界中事物。沒有點的,則表示我們所能感覺到的現象世界中的事物。

    這個“心”里加了一點,就表示另外一個重疊結構的世界中的“心”,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心智系統轉換以後的第二套心智系統。

    所以,這個“想”字,就表示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仔細看」。

    誰在看呢?自然是內在意識在仔細看。

    所以,「心想事成」就是內在意識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中“看”到事的意識影像。

    別看這個影像僅僅是中意識的影像,卻是真實的,只要你學會看了,看到某「事」了,那麼,這「事」在現實中,一定會發生,因為,這是真正的真實。

    王陽明說的「心外無物」,也是「心想事成」的另外一個表述。

    今天是2017年最後一天 ,再過幾個小時,我們都將進入2018年,祝願大家在2018年都學會「心想事成」!

  • 2 # 徐君186431521

    “世界上真能心想事成”有三個想法,上天堂,走眼前平坦路,下地獄。上天堂難,難在肉體肉身無法上去,下地獄容易,心到身到體到,刺激快樂,我們是把地獄當成天堂來享受,還說平淡人生活著沒意思。本人體會一切“平淡吉祥”不剌激預兆,才是心想事,自然成好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幫助孩子學好高中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