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天的夜有多美

    所謂關節,是指骨與骨的連接面,由關節軟骨、韌帶、關節囊、滑膜等組成。

    其中,關節軟骨對保護骨質、避免磨損、保障關節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說關節的活動實際就是關節軟骨之間的相互運動

    關節軟骨當中有65%-80%是由水所組成,其它包括糖蛋白、膠原蛋白、軟骨細胞等。

    事實上,軟骨就如一個多孔的結構:膠原蛋白是一條條細長纖維織成的網套,糖蛋白則是具有彈性的球體,水分則填塞其中。這些成分,分別提供了軟骨的健康營養及功能保護。

    所有的成分都必須完整,比例適當,才能保證軟骨的負荷能力。

    比如,膠原蛋白變少,則會使網套連線鬆弛,使關節在受力時容易變形而加速磨損。同樣,如果糖蛋白的內含物減少,則會使其彈性降低,相對使關節也容易磨損。

    關節軟骨與骨關節炎

    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中的這些材質,會“自然消退”或“功能退化”,從而形成所謂的“退行性骨關節炎”。

    退行性骨關節炎,簡單定義就是指關節表面的軟骨失去彈性,使得軟骨下方的骨質受力增加,從而造成關節磨損加速、變薄,關節間隙變窄。

    如此一來,運動時力量之間傳遞到軟骨下骨,使得骨硬化、變形、囊性病變等,從而導致關節功能的退化。

    哪些人容易得“退行性骨關節炎”?

    退行性骨關節炎好發年齡在45歲以上,通常與年齡、體重、性別、職業等相關。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病

    其中女性患者比男性多約一倍左右,可能與女性的股四頭肌-髕骨角度較大、絕經婦女激素改變導致骨質疏鬆較男性明顯等有關。

    體重過大更容易患病

    職業運動員、體重過大(BMI指數大於30)等發生退行性骨關節炎的機率也較高。

    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病

    據統計,65歲以上的人群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在X光片上有退變的表現。

    得了退行性骨關節炎,該怎麼治療?

    病變程度不重、症狀較輕的患者

    對於病變程度不重、症狀較輕的患者,改變生活及工作方式非常重要。

    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避免長時間跑、跳、蹲,同時減少或避免爬樓梯、爬山等。

    選擇低強度有氧運動來改善關節功能,緩解疼痛。透過關節炎周圍肌肉力量訓練,來加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改善關節穩定性,促進區域性血壓迴圈。另外,也可以醫生指導下,在膝關節非負重位完成屈伸活動,以保持關節最大活動度。

    水療、冷療、熱療、經皮神經電刺激、按摩、針灸等物理治療,可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減輕炎症反應。

    有需要時,可選擇合適的行動輔助器械,如手杖、柺杖、助行器、關節支具等,也可以選擇平底、厚實、柔軟、寬鬆的鞋具輔助行走。

    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

    對於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選擇藥物治療

    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s類)是骨關節炎患者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最常用的藥物,NSAIDs類藥物包括區域性外用藥物和全身應用藥物。

    病情進一步加重的患者

    當骨關節炎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基礎治療和藥物治療無效的前提下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方案需依據患者病變部位、病變程度、一般情況以及自身意願綜合考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自制小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