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內篇·逍遙遊》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勝任一個官職,品行合乎一鄉人心願,道德能使國君感到滿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國之人的人,他們看待自己也像是這樣哩.而宋榮子卻譏笑他們.【世上的人們都讚譽他,他不會因此越發努力,世上的人們都非難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沮喪.】他清楚地劃定自身與物外的區別,辯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呀!宋榮子他對於整個社會,從來不急忙忙地去追求什麼.雖然如此,他還是未能達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駕風行走,那樣子實在輕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後方才返回.列子對於尋求幸福,從來沒有急忙忙的樣子.他這樣做雖然免除了行走的勞苦,可還是有所依憑呀.至於遵循宇宙萬物的規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他還仰賴什麼呢!因此說,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思想修養臻於完美的“聖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
《莊子內篇·逍遙遊》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勝任一個官職,品行合乎一鄉人心願,道德能使國君感到滿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國之人的人,他們看待自己也像是這樣哩.而宋榮子卻譏笑他們.【世上的人們都讚譽他,他不會因此越發努力,世上的人們都非難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沮喪.】他清楚地劃定自身與物外的區別,辯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呀!宋榮子他對於整個社會,從來不急忙忙地去追求什麼.雖然如此,他還是未能達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駕風行走,那樣子實在輕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後方才返回.列子對於尋求幸福,從來沒有急忙忙的樣子.他這樣做雖然免除了行走的勞苦,可還是有所依憑呀.至於遵循宇宙萬物的規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遨遊於無窮無盡的境域,他還仰賴什麼呢!因此說,道德修養高尚的“至人”能夠達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思想修養臻於完美的“聖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