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坊

    司馬光救的小孩叫上官尚光。《宋史》對這一段是這樣記載的:司馬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之,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這段歷史說明,司馬光砸缸救小孩時7歲,自己也是個孩子。一群孩子在院子裡玩,上官尚光大概是太調皮,跑到甕上站著,結果掉進去了。別的孩子都嚇傻了,一溜煙跑光了,只有司馬光急中生智,拿起大石頭,砸破了甕,水流出來了,上官尚光得救了。一個七歲的小孩子,能在緊急時刻急中生智,司馬光確實不簡單。

    被救的上官尚光後來移居到村西住,他為了感激司馬光當年的救命之恩,在城西龍堤南坡建了“感恩亭”。後人為了紀念上官尚光這一知恩圖報的舉動,把南坡改名為上官崗,或者尚光崗。

  • 2 # 歷史簡單說

    我們來看看關於司馬光砸缸的這段歷史是如何記載的。這段記載是來自於宋史的。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翻譯一下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特別聰明,七歲的時候,就能像個大人似的,會聽人講《左氏春秋》,然後再回來給家人講大意的意思,從以此也對這本書受不釋手,一點也不會覺得餓呀冷呀熱呀。有一天呢,一群孩子在庭院裡面玩,然後有個孩子比較調皮拿到了大缸上(可能是透過爬旁邊的假山上),然後一不小心,就掉進去了,淹沒在水裡,其他的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馬光拿起石頭把缸給砸了,水流出來了,小孩子就得救了。

    然後呢, 這個小孩子叫什麼名字呢,正史上是沒有得載的,畢竟不像司馬光後來有所成就。但就一些民間傳說,這個小孩叫上官尚光(也不知道是因為感謝司馬光而取的,還是原來的名字就是這樣)這個名字很拗口,反正我是念起來特別的難受,聽說,還給司馬光給造了一個亭,叫做感恩亭,估計這孩家裡也應該挺有錢的。不過,也正常,司馬光的父樣叫司馬池,官至兵部郎中,是個四品官,想必這個小孩的父親也是一名差不多品階的官員,所以他們的孩子會一起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歲寶寶吃什麼晚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