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ES與有榮焉

    在沙漠中求生,有這樣六個原則:

    一、喝足水、帶足水、學會找水的各種方法

    二、要“夜行曉宿”,千萬不可在烈日下行動

    三、動身前一定要通告自己的前進路線,出發與抵達的日期

    四、前進過程中留下記號,以便救援人員尋找

    五、學會尋找食物的方法

    六、學會發出求救訊號的各種方法。

    沙漠日間溫度是40度,夜間溫度隨時驟降至5度。這道題關係到人性的弱點,和最好的朋友兄弟,在沙漠中,人生存的時間與氣溫、活動強度、攜帶水量、遮陰等4個因素密切相關。科學家研究結果表明:如氣溫超過40℃時,在陰涼處休息不作強體力活動,一般只可生存2─3天。在沙漠地區遇險時,威脅最大的是急性脫水。急性脫水的原因有:攝入水量不足,人體的水分消耗太多。人體的水分消耗主要是因為出汗。在炎熱的沙漠裡,人體必須以水的蒸發來散發從外界獲得和體內產生的熱。有些水分可從呼吸道蒸發,但更大量的水分在體表面以汗液的形式蒸發。

    在沙漠裡防止脫水的最重要措施是攜帶足夠的飲水,但遇險者事先並沒有此準備。因此,對於隨身攜帶的水,必須注意節約使用,避免浪費。有人提出,為了節約飲水,在遇險頭一天裡不應該喝水。這是不科學的,應當立即喝水,因為頭一天精神壓力較大、體力消耗最多,往往會加速脫水。其實,早喝還是晚喝,其飲水的需要量是一樣的,因為體內缺少的水遲早要得到補償。在夜晚或在陰涼的地方,成人需要的飲水量比炎熱的白天要少約1/3。最好在清晨或黃昏時才喝水,在最熱時應儘量少喝些,在炎熱時喝水可能導致身體大量排汗和鹽分流失。

  • 2 # 當代包不同

    兩個人加一起才一瓶水還要走出沙漠?很難辦到——除非你處於沙漠邊緣,附近就有人煙,或者中途得到他人幫助。(沙漠邊緣:羅布人村寨實拍)

    我們就是一個普通人,沙漠生存經驗遠遠不能和專業大神相提並論,就算是專業探險家,也不一定能在這樣的條件下走出沙漠。(沙漠邊緣羅布人村寨實拍)

    有“中國托馬斯”“當代徐霞客”之稱的探險家餘純順就是因為徒步橫穿羅布泊而遇難。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餘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當直升飛機發現他的屍體時,法醫鑑定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於偏離原定軌跡15公里以外,找不到水源,最終乾渴而死。死後,人們發現他的頭部朝著上海方向。餘純順曾經用八年時間克服千難萬險,風餐露宿,跋山涉水,走訪了33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點,完 成了59個探險專案,總行程已達4.2萬公里(接近了阿根廷人托馬斯的4.5萬餘公里世界紀錄),其中尤以他前後用一年半時間,冒著泥石流、雪崩、高原反應等不斷穿越海拔五千米左右的“生命禁區”,創下人類史上第一個孤身徒步考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的紀錄而震驚海內外。

    就這麼一位著名的探險家,在計劃徒步橫穿羅布泊之前也事先制定了路線規劃,上海電視臺還提前在行進路線上每隔幾公里就提前預埋好食物和水…結果還是發生意外,餘純順迷失了方向,偏離了預定路線,找不到事先預留的補給,最終乾渴而死。

    相比而言,有計劃、有補給、有豐富野外生存經驗的餘純順都難免發生意外,以普通人的你我,兩個人僅僅憑一瓶水,要想走出沙漠,基本上等於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玩命了。

  • 3 # 長江黃河瀾滄江

    回答:共同克服困難,互相鼓勵,在極度口渴時喝一口,讓朋友或兄弟喝的次數頻繁點,最後水喝完了!在極度絕望時遠望,突然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哈哈!團結的力量不可小噓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亞迪e2和長安CS15EV怎麼選?哪款更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