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蟀哥蝗弟
-
2 # 白小凡的天空
確實有這麼個事,當然沒有科幻電影裡《世界末日 Armageddon》描述的那麼宏大,很多人也就忘記這個新聞了。
2019年4月5日,日本的“隼鳥2”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引爆了一顆重達2.5公斤的銅製炸彈,
按理說,人類剛剛進入探索太空的腳步,應該儘量低調,像這種轟炸小行星極具侵略性的方式是不明智的。
且不說能造成大量的太空垃圾,萬一小行星有什麼低等生物,那這種炸彈的威力是足以致命的。
當然根據探測,龍宮小行星上應該是沒有生命體的。
那日本之所以這麼做,他們給出的解釋是:
一是為了收集內部樣品,
二是為了測算小行星的堅固程度,人類武器是否可以破開,以備將來萬一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做更充分的戰略準備。
這麼解釋倒也能說得過去!
其實早之前,在2005年3月22日時,美國的“深度撞擊號“探測器”就在坦普爾1號彗星上釋放了一個撞擊器,整個轟擊過程3.7秒。
日本的小行星探測技術甚至已經超越了美國,他當然想透過太空探索的優勢,研究出一種新的技術,包括研究人類的起源。
這新的技術,含義比較大,總之日本人很聰明!
他們在炸這顆小行星時,還做了很好的鋪墊!
地球上的水源從何而來,之前有一種推論,是說由脫離正常軌道的小行星和彗星撞擊地球形成的。
這就意味著小行星上應該是具有水源的。
而小行星龍宮上表面極為乾燥,幾乎看不到任何水分的痕跡。
但實際上日本航空團隊公佈的資料中,龍宮表面的礦物雖然含水量非常少,但也還是有的。
要想探索龍宮的具體構造,只能從內部著手,所以他們轟開表層,用探測器進入內部檢視,這一波操作絕對是6啊,他們帶回來的材料,研究價值可想而知。
目前輪載人航天技術,中美俄肯定是領先日本的,可輪小行星探測,日本的實力恐怕真的是全球第一,
我們要達到這種騷操作,估計還得十年。
2013年2月份,一顆約7000噸的隕石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釋放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20-30倍,導致大量建築物受損、1000多人受傷。
2020年9月6日,一顆隕石塊在美國加州上空上演了一出火流星,好在有驚無險。
對於未來,很多人預測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
但我想,真到那時,人類恐怕早就研製出了摧毀小行星的武器了,所以沒啥好緊張的!
過我們的小日子,樂呵樂呵得了!
回覆列表
2019年4月5日,為了採集新鮮樣本,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在小行星″龍宮″表面進行了一次轟擊,造成一個直徑約14米,深度2.7米的撞擊坑,這是人類首次對小行星的轟擊,但如果說是轟炸近犯地球的小天體,應該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