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山西晚報

    最近太原很多學校的學生都反映,寫語文作業時,如果長時間盯著一個字看,開始覺得還正常,可是看時間越長越感覺這個字陌生,甚至感到不認識了。而且,不管這個字是常用字還是生僻字,都有類似的效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是一種名為“語義飽和”的現象,大腦在接受持續的相同刺激之後就會產生神經疲倦。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同一個地方在賣命工作、高強度運轉之後,進行了一次為時短暫的罷工。當人的眼睛持續接受一個字的刺激,這種刺激會連續傳送到大腦相對固定的位置,大腦神經活動會由於疲憊而受到抑制,形成聯想阻斷。因為神經活動降低,大腦僅能注意字的某個部分,而無法從整體上得到對這個字的意識。於是,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我們會先對字的讀音感到困惑,繼而失去對字義的聯想能力,最後甚至不認識這個字了。

    舉個例子:“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比如去了海鮮市場,一進去會覺得魚腥味刺鼻,時間長了就習慣了。當從外面進入一個抽菸的房間,會覺得很嗆鼻,但呆一會兒就不覺得嗆了。看字也是這個道理,剛開始看一個字,會有非常準確的認知,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它很陌生的感覺了。

    不僅是漢字,英語、日語等其他語言的使用者也會出現“一個詞看久了就認不出”的現象。甚至不僅在語言中,就連一幅熟人的照片、一個熟悉的地點,看久了都有可能突然覺得陌生起來。針對它的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開展。一些學者用“語義飽和”(Semantic satiation)來解釋這個現象。他們認為:神經系統有一個固有特點:如果短時間發生多次重複的刺激,就會引起神經活動的抑制。形象點說,神經活動也是會“疲倦”的。而且,隨後的各種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長時間注視會導致單詞的語義消退,即產生語義飽和現象。  

    至於這種神經抑制現象具體發生在“辨認”的哪個環節,目前很難回答,因為我們對於大腦思維活動的細節還缺乏更細緻的瞭解。“現在也有國家在研究這些課題,涉及到腦科學方面的內容。”接受採訪的腦神經科醫生表示,目前只能做到粗略的解釋,希望將來能夠有更加細緻的解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間最適合種黃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