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ertyujkl
-
2 # 使用者2750316359443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京劇,形成於北京,京劇是國粹,由皮黃、西皮、二黃構成,是近代戲曲的代表。越劇,咬字偏南方,大多講述才子佳人。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並且表演細緻,表現力強。評劇,河北梆子為其特色。豫劇,各地語音不同交匯,極具特色的河南話。
五大戲曲劇種的特點:
由於京劇在早期就進入了宮廷,它的發展與其他戲曲不同,它需要包含一個更廣泛的主題,創造更多的人物型別,同時,還要融合安徽的風格。京劇有四種主要的角色:生、旦、淨和醜,面部化妝是一種強調個性的特殊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形式,結合了精神和藝術的表現。
京劇的服裝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從風格上看,觀眾可以辨認出這些人物,這些風格被分為大衣、二衣、三衣和雲肩四大類。
越劇起源於浙江紹興的嵊縣,是一種發展迅速的地方戲曲,在中國有很短的歷史,這部歌劇也被稱為“小歌班”或“髦兒小歌班”,在早期的發展中首先是在鄉村民謠中流傳開來。
越劇的主題源於神話故事、文學名著和歷史故事。越劇的聲音既柔美又動聽,而且很容在越劇中,男性角色總是由女性扮演,角色顯得格外迷人、自然、無拘無束。
易學習,這導致了大量忠實粉絲的出現。
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是一種非常生動的歌劇形式,講述了普通人的生活故事。
黃梅戲是在18世紀形成的,當時中國的地方戲曲盛行,最初,它是當地民間歌曲、舞蹈和一些廣為流傳的古代歌劇的結合,位於安徽省的黃梅是一個以採茶聞名的縣。
評劇流行於中國北部,它的出現是在清朝末期,是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的基礎上形成的。它開始是在河北農村流行的,後來進入了唐山,所以也被稱為“唐山落子”,它於1930年進入北京。
評劇的程序分為5個階段:對口蓮花落階段、“拆出”階段、唐山落子階段、奉天落子階段、評劇階段,最著名的評劇是“白蛇傳”、“拜月記”、“竇娥冤”等等。
豫劇起源於河南,是中國最流行的地方戲曲型別,2006年在全國有167個專業劇團。
豫劇是中國最大的地區戲曲,主要在黃河流域和中國中部的淮河流域,豫劇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主要是歌唱和一些與管絃樂的對話;而另一種則專注於打擊樂伴奏的雜技表演。豫劇以其演唱風格而聞名:節奏獨特,歌詞非常口語化。
豫劇的特點是它的音調、節奏和語調,它使用了各種各樣的中國傳統樂器,包括五絃、絲絃和嗩吶,就像一個小喇叭,舞臺表演很簡單,演員們通常都要穿濃妝。